越來越“小心”的家長
孩子不會玩是一個社會現象,但是真要深入探討,卻遠不是游戲方式的改變這么簡單?!拔艺J識一位家長,她擔心孩子太孤僻,特地來請教專家。但是她根本聽不進專家的建議。因為只要孩子不在眼前,她就要到處去找。”孫云曉對記者說,孩子不會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家長。現在都是家住社區,不像以前住單位大院,同事之間的孩子一起玩,大人也放心?,F在大家互相不認識,父母怕孩子不安全、吃虧,不讓他們出去找小朋友,有些父母甚至嫌孩子鬧,不讓別的小孩來家里玩。漸漸的,有些孩子逐漸對“社交”退縮了,習慣了在“安全”環境中一個人玩耍,變得越來越孤僻。
不過,王瑩從另一個方面審視了這個問題。她認為,家長有時候也是“有心無力”:自己不可能時刻盯著孩子,怎么保證他的安全?她告訴記者,其實,很多大人已經意識到了孩子不會玩、玩得少的問題。北師大實驗小學開了幾十個興趣班,提供各種游戲,如足球、乒乓球、手工等,結果家長們紛紛給孩子報名,有些其他學校的家長都找來了,為的就是孩子能在一個安全環境中,像自己以前那樣,無拘無束地和同齡人玩耍?!八麄円膊辉缚吹胶⒆拥谋灸芟А薄?/font>
越來越“緊張”的教育
除了家長的擔心,孩子們不會玩、沒時間玩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學習時間。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做過調查,從1996年到2005年,全國中小學一半以上的孩子學習超時的情況一直沒得到緩解;而前面提到的南京的調查也顯示,有39%的孩子表示學習任務重,根本沒時間玩。
一方面是游戲方式單一,另一方面是游戲“機會”不斷減少,游戲就這樣離孩子們遠去。孫云曉說,現在的孩子,雖然還沒長大,但也要面臨激烈的競爭。以北京為例,相當多的小學生在參加公共外語考試,有些學校要求該項考試成績達到85分才能入學。85分是什么概念?初中畢業的水平,現在就加到孩子身上,“他們怎會有時間玩游戲”?
王瑩說,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北師大實驗小學一直鼓勵孩子們玩耍,甚至把跳繩等游戲加到了體育課里。她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兒童找回游戲的快樂,甚至是本能。她說,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這其實削弱了對他們生命力的訓練。一個真正健康的小學生,應該“學得塌實、玩得盡興”。
孫云曉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學校已經在有意識地激發孩子玩的本能。比如,北京史家小學分校就把一些傳統小游戲發展起來,組織學生進行;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也在進行這樣的嘗試?!案改负蛯W校一定要充當童年的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