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病種類很多,涉及人體各系統和各個器官。把可能發生在人體各器官系統的遺傳病加在一起,數目之多非常驚人。
目前已發現有4000多種單基因遺傳病,600多種染色體遺傳病,還有很多多基因遺傳病。發生在人類間的遺傳病有5000余種,最常見的有100多種。隨著醫學對遺傳疾病的認識、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對人類基因研究的不斷深入,還會發現一些新的遺傳病種。
越來越多的化學制劑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洗滌、飲料、食品、家居裝潢、穿戴佩飾、美容化妝、藥品補品、環境污染、環境激素等等,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
一方面是醫學不斷進步,使得一些遺傳病患者存活下來,并能生育后代;一方面是導致基因染色體異常的外界因素增多,使得遺傳病的發病率增加;還有一方面就是一些感染性及其他疾病雖然得到了很好的醫治,但疾病和藥物本身都有導致受精卵和胚胎發生基因突變的危險,使得殘疾兒出生率有所增加。
過去被認為發病率很低的遺傳病,現在突顯出來,遺傳病總的發病率已經達到出生兒的10%。
武漢兒童醫院調查顯示:在住院患兒中,遺傳病占8.5%。加拿大蒙特利爾兒科醫院遺傳病患兒占收治患兒的11%。我國人口眾多,粗略估計我國每年有30萬~50萬新生兒患有各種各樣的遺傳病,因此對有孕育遺傳病兒風險的夫婦進行早期干預和風險防范,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
婚前檢查和孕前檢查,仍然是預防遺傳病兒出生的重要舉措。
環境激素對人類的影響
人所生存的物質環境中,存在著一些像激素一樣能夠影響人體內分泌功能的化學物質,醫學上稱為“環境激素”。環境激素一旦進入人體,就可能發揮雌激素作用,干擾體內激素,使生殖功能失常,免疫功能下降。
不僅如此,環境激素還可進入動物體內,影響動物生殖功能和免疫功能,人類又通過食入動物肉類食品,間接受到危害。目前發現的環境激素大約1萬種,并且每年還以1000種的速度增長。
防止環境激素傷害的方法
● 少吃或不吃近海魚、蝦、貝、蟹。
● 不用泡沫塑料為容器沖泡食物,這種容器開水接觸后會釋放出具有環境激素作用的苯乙烯。
● 在微波爐中加熱或烘烤食品時,不要使用聚氯乙烯制作的容器,因為微波高熱會使含有這種化學制劑的容器釋放出環境激素
● 用聚碳酸酯制作的容器,倒入開水后,會釋放出雙酚A,也具有環境激素作用。最好不用制作原料不明、是否含有某些有毒化學制劑不清的塑料制品為食品容器。
● 糙米、小米、蕎麥、白菜、蘿卜、菠菜具有清除體內殘留的環境激素之功效,適當吃這些食物有助于將環境激素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