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寶進行科學喂養基本就在于“平衡膳食”。1歲后的寶寶開始學走路,學說話及認知四周的事物,體力腦力消耗相對增長,因此飲食中應留意優質蛋白質的供給。盡管孩子的牙已逐漸出齊,但咀嚼功能仍差,不能與成人同進食品,均衡的配方奶類食品仍然是幼兒飲食的重要部分。
對寶寶進行科學喂養基本就在于“平衡膳食”。1歲后的寶寶開始學走路,學說話及認知四周的事物,體力腦力消耗相對增長,因此飲食中應留意優質蛋白質的供給。盡管孩子的牙已逐漸出齊,但咀嚼功能仍差,不能與成人同進食品,均衡的配方奶類食品仍然是幼兒飲食的重要部分。
奶類食品與固體食品的比例應為4:6,孩子的食品宜細、軟、爛、碎。3~6歲孩子進進了幼兒園,膳食已接近成人水平,但飲食要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糧交替,保證供給平衡膳食,飯后仍需添加水果,但是飲料與小食品同樣盡量少用。
寶寶半歲后的逐月喂養知識
6個月寶寶
寶寶長到6個月以后,不僅對母乳或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咸的食物感興趣。
一、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牛奶,此時寶寶的主食仍以乳類為食品為主,代乳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試喂品讓寶寶練習吃。
二、增加半固體的食物,如米粥或面條,一天只加一次。粥的營養價值與牛奶、人奶相比要低得多。100克15%的米粥只能產生約218千焦耳的熱量,而100克的人奶能產生約285千焦耳的熱量,100克加糖牛奶能產生301千焦耳的熱量。此外,米粥中還缺少寶寶生長所必需的動物蛋白,因此,粥或面條一天只能加一次,而且要制作成雞蛋粥、魚粥、肉糜粥、肝末粥等給寶寶食用。
三、觀察體重,每隔10天給寶寶稱一次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不理想,奶量就不能減少。體重正常增加,可以停喂一次母乳或牛奶。
四、該月齡寶寶食譜的安排可參照如下標準制定:
早晨6點半: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上午9點:蒸雞蛋1個
中午12點:粥或面條小半碗,菜、肉或魚占粥量的1/3
下午4點: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晚上7點:少量副食,牛奶150毫升
晚上11點: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寶寶6個月后,可以吃一般的水果。可將香蕉、水密桃、草莓等類的水果壓給寶寶吃,蘋果和梨用匙刮碎吃,也可給寶寶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要洗凈去皮后再吃。
7個月寶寶
寶寶長到7個月時,已開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時舌頭也有了攪拌食物的功能,對飲食也越來越多地顯出了個人的愛好,喂養上也隨之有了一定的要求。
一、繼續吃母乳和牛奶。但是因為母乳或牛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尤其是鐵、維生素、鈣等已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乳類食品提供的熱量與寶寶日益增多的運動量中所消耗的熱量不相適應,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因此,此時應該是寶寶進入離乳的中期了,奶量只保留在每天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
二、增加半固體性的代乳食品,用谷類中的米或面來代替兩次乳類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500毫升的前提下,減少兩次奶量,用兩次代乳食品來代替。
三、代乳食品的選擇。應選擇饅頭、餅干、肝末、動物血、豆腐等。
四、該月齡寶寶的食譜安排可參照如下標準制定。
早晨7點:牛奶200毫升
上午9-10點:蒸雞蛋1個
中午12點:肝末(或魚末)粥一小碗
下午4點:牛奶150毫升,饅頭1片
晚上8點:面條(加碎菜、動物血少許)
晚上10點:牛奶150毫升
8個月寶寶
一、用母乳喂養的寶寶一過8個月,即使母乳充足,也應該逐漸實行半斷奶。原因是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在這個月里,母乳充足的不必完全斷奶,但不能再以母乳為主,一定要加多種代乳食品。
二、用牛奶喂養寶寶,此時也不能把牛奶作為寶寶的主食,要增加代乳食品,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之間。
三、繼續增加輔食,可食用碎菜、雞蛋、粥、面條、魚、肉末等。輔食的性質還應以柔嫩、半固體為好,少數寶寶此時不喜歡吃粥,而對成人吃的米飯感興趣,也可以讓寶寶嘗試吃一些,如未發生消化不良等現象,以后也可以喂一些軟爛的米飯。
四、給寶寶做的蔬菜品種應多樣,如:胡蘿卜、西紅柿、洋蔥等,對經常便秘的寶寶可選菠菜、卷心菜、蘿卜、蔥頭等含纖維多的食物。
五、寶寶滿8個月后,可以把蘋果、梨、水蜜桃等水果切成薄片,讓寶寶拿著吃。香蕉、葡萄、橘子可整個讓寶寶拿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