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表明,有半數媽媽重來月經的時間,在不進行母乳喂養的情況下需要2~3個月,在喂食母乳的情況下需要5~6個月。但現實中,有的媽媽盡管是母乳喂養,在產后1個月就重來月經了,而有的媽媽盡管是給孩子吃配方奶,產后1年后才重來的月經。
由此可見,重來月經的時間是無法預測的,產后何時排卵也是無法知曉的。可以說,產后只要進行性生活,就不能排除懷孕的可能。
提示:沒有了月經就容易放松避孕的警惕,但不要忘記排卵是先于月經的,夫婦雙方要認真地做好計劃,盡量避免意外懷孕所帶來的煩惱。另外,分娩后,因為允許使用的有效的避孕方法比較有限,在產后檢查時,最好向醫生進行咨詢。
如果在分娩1年之后,盡管已停止哺乳,月經仍還沒來的話,則最好去醫院進行咨詢和檢查。
全身有哪些生理變化?
體溫
產后第1~2天,體溫經常略有偏高,之后就會恢復到正常的體溫。另外,當乳房發脹時,會有些低燒,但一旦超過37.5℃,就該報告給醫生了。
脈搏
分娩后不久,脈搏會有些快,但等到疲勞得到恢復之后,就會回到正常水平。
血壓
分娩時,一度升高的血壓,之后會慢慢地下降,有可能還會略低于平時水平。
呼吸
每分鐘的呼吸次數不會發生變化。
尿
分娩后,隨著子宮的收縮,腎臟所受到的壓迫得到緩解,運動變活躍,尿液增多。另外分娩時,由于受到寶寶頭部的壓迫,常常會發生短暫的膀胱神經麻痹,有可能會感覺排尿困難。這種情況,一般會在24之內消失。
大便
分娩后數日內,由于沒有食欲、腹腔壁的松緊度降低的原因,腸的運轉遲鈍,容易發生便秘。
體重
分娩后不久,由于胎兒、胎盤、羊水等被排出體外,體重會減少5千克左右。
之后由于還有惡露的排出,尿量的增加、出汗或母乳分泌等原因,體重還會慢慢下降。
但是,之后體重的下降速度會緩慢下來,在產后4~6周時,就差不多會停在一定的重量水平。
腹腔壁
妊娠被拉伸的腹腔壁的松緊度雖然會慢慢得到恢復,但不能完全恢復如初,會有些松弛。另外,孕期中長出的妊娠紋會留下痕跡,形成白色有光澤的妊娠紋。下腹部正中聚積的色素塊會慢慢消失。
后陣痛
分娩之后,子宮為了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反復進行收縮。此時,下腹部會感到有規律的疼痛,類似于產前的陣痛,我們稱之為“后陣痛”。后陣痛對子宮的恢復起到促進作用,在分娩當天或翌日到達高潮。之后,會慢慢地緩解下來,一般會持續3~4天左右。
后陣痛地特征
與首次分娩的產婦相比,有過分娩經歷的產婦會更加疼痛。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產婦甚至完全沒有疼痛感。哺乳時,往往會感到疼痛加強。
這是在寶寶吸吮乳房的刺激下,會分泌出促進子宮收縮的激素的緣故。也就是說,寶寶吃奶會促進媽媽產后的恢復。發生后陣痛時,由于子宮的收縮,惡露的排出量往往比之前要多。
提示:如果疼痛的強度達到無法忍受的程度,每次疼痛時感覺好像有血液流出來,請向醫生咨詢。特別是在分娩后不久,很容易發生各種異常,而疼痛往往是其癥狀之一。所以不要自己草率地認為是后陣痛引起的而勉強忍受,把你地感覺告訴醫生吧。
精神上會有哪些變化?
經過妊娠分娩之后,女性的身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加上對寶寶的哺育,精神上也處于劇烈的轉換期。在產后分娩的疲勞還未緩解的時候,就要開始照顧寶寶了。為了自己可愛的寶寶,媽媽們希望稱為賢妻良母,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媽媽也是凡人。在忍受產后體內激素急劇變化的同時,還要承受分娩所帶來的疲勞、睡眠不足、對育兒方面的擔心或喪失自信等精神上的緊張和混亂。還有一些媽媽會患上“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
癥狀
產后第3~4天到第1~2周之間出現暫時的輕度抑郁狀態。除了愛哭、失望、憂郁、不安、頭腦模糊而無法做家務、失眠、頭痛等外,還表現出對育兒有抵觸、對老公有敵意等等各種各樣的癥狀。但據說這些癥狀都是暫時性的,不需要治療,過一段時間就自然好轉了。
原因
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如激素的影響、分娩育兒所帶來的身心疲勞、家庭環境、自身性格上的原因等等。
預防和應對方法
很難說有什么十分有效的預防方法,但保持任何事都以積極的心態來考慮,不焦慮、不對一切都追求完美、不與他人比較等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平時還要多加強與老公的溝通,讓他了解你的身體狀態和你現在的心情。另外,多與好友或處于同樣境況的朋友交流、充分利用周邊人的幫助,也都是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