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有的父母常常不愿意讓孩子學爬或忽略了讓孩子學爬的過程,這是因為他不了解爬行對孩子身心發育的好處。
嬰兒學會爬行之后,擴大了視野和接觸范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智力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爬行運動還能提高嬰兒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爬行對嬰兒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這種活動比坐著消耗能量多1倍,以尚著消耗能量多脂。由于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嬰兒就吃得多,睡酗實,身體也長得決。
爬行這個訓練項目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但它對提高嬰兒全身的協調性非常關鍵,因此無論哪一個嬰兒均應在相應的月齡進行這個訓練。
一般的訓練方法是這樣:嬰兒6個月以后,應經常讓他俯臥(趴著),在他面前放個玩具逗引他,使他有一個向前爬的意識。開始時他不會爬,父母可用手頂住他的腳,促使他的腳向后用力蹬,這樣他就能向前挪動一點。在學習爬行的最初,首先要求嬰兒的雙臂及肩部要有一定的支撐力,沒有支撐力就不能爬行。隨后他的雙臂和肩能夠調換重心,在他向前爬時,身體的重心能從一側上肢移至另一側。其次,要求嬰兒的腿應縮到腹部下面,這時我們看到的嬰兒是手和膝蓋著床,這時的爬才能叫真正的爬。當嬰兒手膝著床爬有困難時,父母可用兩手輕輕托起孩子的胸脯和肚子,幫助他的手和膝蓋著床,然后再向前稍微送一下,讓他有一個爬的感覺。不斷地練習俯臥,反復鍛煉雙臂、雙腿的力量及重心的移動,嬰兒很快就能學會爬。當然,不是會爬幾步就行了,還應繼續鍛煉嬰兒爬的速度。訓練爬速需要大一點的場地,光使用床面就不夠了。可買幾塊地毯鋪在地上,或者讓嬰兒穿厚一點的褲子在地板上隨便爬,這對嬰兒非常有好處。
訓練小嬰兒爬行,就等于訓練他全身運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隨著爬的進展,嬰兒就能轉到跪、轉移重心和站立,然后很快就能學會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