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撫觸新生兒對母乳性黃疸的影響,將72例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患兒隨機分為撫觸組和對照組,觀察了母乳性黃疸消退情況.結果表明,撫觸組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消退較明顯.提示撫觸是一種簡單實用的護理技術,可促進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消退,值得推廣。
第一項
目的:探討撫觸對新生兒排便和黃疸的影響。
方法:將足月分娩的300例正常新生兒隨機分為撫觸組和對照組各150例,撫觸組在新生兒娩出24小時內開始給予撫觸,對照組不予撫觸,觀察兩組首次排便時間、胎便轉黃時間、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
結果:撫觸組首次排便時間、胎便轉黃時間及黃疸消退時間均比對照組提前。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新生兒撫觸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轉黃時間提前,減少腸肝循環,降低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
第二項
目的:探討對新生兒進行腹部撫觸和刺激肛門人工排便這兩種方法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程度。
方法:選擇2002年4月~2004年10月擇期剖宮產第一胎足月新生兒10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
1、觀察組:對1日齡新生兒進行腹部撫觸,每日2次,每次15秒,共7天,撫觸之后用肛管刺激新生兒肛門進行人工排便,每日2次,至胎便變黃為止。
2、對照組:按常規護理,不進行腹部撫觸和人工排便。
結果:兩組新生兒每日吸吮次數、第一次胎便轉黃時間、經皮測黃疸指數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兩組新生兒黃疸出現部位、黃疸出現時伴隨癥狀、每日排黃便次數及新生兒體重下降程度差異均有顯著性(P均<0.05)。
結論:對新生兒進行腹部撫觸和刺激肛門人工排便能使新生兒每日吸吮次數明顯增加,生理性體重下降明顯減少,血清膽紅素濃度明顯降低。
第三項
目的:探討游泳撫觸操對剖宮產新生兒神經功能和生長發育的影響。
方法:將188例剖宮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兒按出生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98例和對照組90例。
1、觀察組:新生兒出生6小時~14天連續給予游泳撫觸操訓練1次/d;
2、對照組:出生后6小時~14天單純給予游泳1次/天,分別于生后第1天、第14天評估新生兒神經行為及第4天評估其睡眠情況,同時監測胎便初排時間、胎便轉黃時間、黃疸指數和出入院時頭圍、身長、體質量變化。
結果:觀察組新生兒神經行為、睡眠時間、胎便初排時間、胎便轉黃時間、黃疸指數和頭圍、身長、體質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觀察組新生兒神經功能和生長發育情況比對照組好。
結論:游泳撫觸操可促進剖宮產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及正常睡眠節律建立,減低病理性黃疸的發生率,并能增加頭圍、身長、體質量,促進其生長發育。
第四項
目的:探討在新生兒期進行撫觸對促進嬰兒體格發育和智能發育的影響,為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依據。
方法:選擇剖宮產第一胎足月新生兒110例,隨機分為撫觸組和對照組各55例進行研。
1、撫觸組在出生后第1天即開始進行撫觸至新生兒期滿,每日2次,每次15秒。
2、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兩組新生兒進行體格發育指標(體重、身長、上臂圍、頭圍、胸圍)和智能發育指標(運動能區、智力能區、社會適應能區)進行測試。
結果:兩組新生兒第30天和42天體格發育指標和智能發育指標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