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穿衣服,如果搭配得好,細心的媽媽一定會借機夸獎孩子:“今天你穿的衣服顏色搭配的真好。”即使搭配得不好,也不要指責孩子,只會問孩子為什么要穿成那樣,如果孩子能說出他的理由,就讓孩子繼續穿著;即便媽媽沒有責怪,孩子也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韓式幼兒教育”優于“西式幼兒教育”的諸多地方
給大女兒喂母乳后我得過乳腺炎,吃了不少苦,所以二女兒出生后我就考慮給孩子喂奶粉。當時大夫問我會不會后悔,我說不會。因為我想:喂奶粉時只要好好抱著孩子精心呵護她,會跟喂母乳差不多。于是大夫給我采取了回奶措施。
出院后,我剛抱著孩子喂奶粉時就后悔了,因為給孩子喂母乳時的那種感覺(打心底涌出的愛的感覺)與在手里拿著奶瓶給孩子時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看來造物主的安排并非毫無道理。
孩子在吸奶時最能感受到心靈的安定,并對媽媽產生信賴感。這時候孩子的安定感和信賴感會成為以后形成人格的基礎。埃里克森 (Erikson) 認為,孩子通過吸奶可以滿足吃的欲望;母親的乳房也不像奶瓶那樣是透明的,母親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吸了多少。
后來我們采用西方育兒方法,按時給孩子喂奶,認為這樣做才科學。但研究結果表明:過分按時喂奶的孩子在長大以后做什么都很被動,而且有很強的依賴性。每次怎么哭都不給奶喝,寶寶就會喪失主動性和探究性。現在專家們說,最好是寶寶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喂,因為會有饑餓感的是孩子而不是時鐘。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育兒方法在某些方面是優于西方的。不管是在市場上還是在公交車上我們都可以給孩子喂奶的媽媽。
總的來說,對 3 周歲以內的幼兒,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方法比較好。而3周歲以上的幼兒教育方法就值得向西方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