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寶寶滿了周歲,他不僅擁有更加靈活的小手、行走自如的雙腿,還練出了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巴。寶寶逐漸可以在前期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學會說出很多名詞——表示人或物體的名詞。這一時期父母要做的就是滿足寶寶更強烈的求知欲,幫助他們一起認識世界。
我是提問專家
問號何其多
好奇心強烈,永遠是寶寶的共同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寶寶通過一系列探索活動,獲得了許多的直接經驗,并會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不要總對寶寶說“這個不對”或“那個不行”,久而久之,將會壓抑他們的情緒,也限制了信息的交流。寶寶的探索精神需要被認可,因為這是他們情緒和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應當鼓勵寶寶的探索行為,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使寶寶的好奇心得到充分延伸。當寶寶學會問“這是什么”,就是父母值得為其慶賀的一個小小里程碑!非但不能為寶寶的提問感到煩心、失去耐心,相反應對他們的表現加以肯定。
面對稍大一些的寶寶提問,有些父母會過早地給寶寶買《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來看,用這種簡單的科學解答直接告訴他們答案。這種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為那些脫離寶寶經驗的問題和正確答案也未必是他們所能理解的,實際上,相當于讓寶寶記住了一些無意義的信息。當寶寶習慣于得到一個標準的解答時,也就喪失了思考的和想象的習慣。父母可在回答寶寶問題時適當為其拓展答案范圍,讓寶寶得到更多關于這一事物的信息。
當“為什么是這樣?是那樣?”成為寶寶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父母可能會突然覺得寶寶有點煩。他們要不整天就問“為什么”:“天為什么是藍的?樹葉為什么是綠的?為什么我是男孩子……”他們可以在一切日常的現象和事實上加上一個“為什么”。要不就是成天搞破壞,今天鬧鐘被拆了,明天花盆里的花和土被摳出來了,后天金魚又被喂撐死了……該如何對待這一時期的寶寶呢?與這個時期的寶寶交流,父母的智慧非常重要,否則就可能扼殺了寶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為這時寶寶的諸多問題往往意味著他們對這一事物的關注和興趣,希望了解這一事物的更多信息,而不是僅僅知曉其名稱。這時父母就可和寶寶玩玩“你問我答”的游戲,既可以看看寶寶認識多少東西,也可以給剛學會說話不久的寶寶提供交談的機會,還可以通過補充寶寶的回答,給他們示范如何把一句話說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