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斷奶的講究
年輕的父母大多懂得一些合理喂養小寶寶的知識,孩子一過10個月,就嘗試著給孩子斷奶。有些孩子一斷奶,就不好好吃飯,甚至拒絕吃飯,又哭又鬧要吃母乳。使年輕的父母很苦惱。追究原因,主要是斷奶與喂養不得法。
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逐漸斷奶。嬰幼兒從吃母乳到吃飯,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俗稱“換肚子”。一般從嬰兒3個月開始就可以加一些米湯、米粉糊;嬰兒消化能力好的還可加爛米粥;4-5個月可逐漸加喂蛋黃和菜泥等;6-8個月可減少1次喂奶,以食物代替,如蛋黃羹、肉末、肝末、豆腐、魚肉泥等,經后逐漸減少母乳,增加食物,10-12個月就可以斷奶了;
要根據嬰兒生長發育的特點選擇食物。斷奶期的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 添加食品要由少到多,每次加一種,適應后再加另一種。食物要軟而爛,便于消化。還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嬰兒消化器官和消化功能的食物,如6-7個月的孩子,可以啃啃面包干、餅干、烤饅頭片等,讓他磨磨牙床,使出牙整齊,并鍛煉其咀嚼能力。另外,嬰幼兒味覺和嗅覺發展也很快,7-8個月時,就能分辯樟腦和香水的氣味,對酸、甜、苦、辣、咸味也很敏感,應給孩子吃一些清淡 或保持自然香味的食品,切忌喂一些刺激性大或有異味的食品,以免引起嬰兒拒食的條件反射。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興奮多于抑制,吃飯時易受干擾。家長應給孩子創造一個整潔、安靜、愉快的吃飯環境 和氣氛,使孩子集中精力,把飯吃完吃好。
此外,有些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缺鋅、營養不良等也會引起孩子厭食或拒食。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診治,飲食上應注意補充一些含鐵、含鋅較豐富的,食品以輔助治療。斷奶的最好時候
對嬰兒來講,母乳是最佳的營養食品,隨著嬰兒逐漸長大,對營養素的需要也相應增加,母乳的量及母乳中的成分就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了。這時,就要給孩子增加飯、粥等輔食,最后斷奶。
斷奶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一般來講,嬰兒4-5個月之后增添了粥、面、飯等輔食,吃奶的次數隨之減少,到10-12個月就可以完全斷奶了。斷奶的時間不宜選擇在夏季。如恰遇夏季,可以把斷奶時間推遲到秋季。有些家長不顧孩子的生長需要,一味地延長哺乳期,甚至孩子2、3歲了,還在吃母乳。這樣做的后果,既使孩子戀乳,不愿吃粥、飽及其它輔食,再又易造成孩子消瘦、營養不良、平時多病,甚至影響生長發育。所以,應當斷奶時就要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