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體質下降:中南社會調查研究所對武漢市城區500個家庭進行抽樣調查發現,70.8%的家長從不鼓勵和督促孩子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武漢市一所初中升高中體育鍛煉考試中,相當部分學生800米跑測試不及格,許多學生到達終點時面色蒼白,虛汗淋漓,有的還昏倒在跑道上。當今人們以車代步,以電梯代替登高,以家電代替做家務,缺乏鍛煉的習慣,使心肺功能普遍下降,是導致哮喘等疾病上升的因素之一。
七、化妝美容:各種美容化妝品的普及,也增加了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機會。化妝品中的色素、香料、避光劑、漂白劑、防腐劑等,都有可能誘發哮喘。
八、其它:芬蘭學者發現,使用隱形眼鏡的人如為過敏性體質者,可因使用隱形眼鏡藥水發生哮喘。我國醫學研究表明,經常睡電熱毯的人,由于機體水分被蒸發,也可誘發哮喘等過敏性疾病。香港專家發現,吃快餐也是導致哮喘病的因素之一。因快餐以肉類食物為主,水果、蔬菜、魚類很少,使機體水分缺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遏制兒童哮喘刻不容緩。
隨著兒童哮喘病發病率驟增,引起了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關注。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以及歐洲等一些國家都十分重視對哮喘病的防治。世界衛生組織于1995年頒布了《全球哮喘防治創議》,并相應成立了一些專門組織和機構,以指導各國對哮喘病防治工作的開展。
我國是在1993年制定的兒童哮喘診斷、治療規范,同時陸續在北京、上海等20多個省、市開展醫生培訓、科研協作、自我管理教育等活動,使哮喘兒童得到規范化治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浙江省人民醫院于1996年2月首先成立“哮喘之家”。近年來,各省、市陸續建起了一批又一批“哮喘兒童之家”。深圳“哮喘之家”轉變了過去“醫生———患兒”的單一治療模式,換成“醫生———患兒———家長”共同參與的“治療、康復、保健”模式,指導家長為兒童科學、合理地防治哮喘。1998年底,揚州“哮喘之家”首批就接納400多名患者,讓病人接受科學治療,特別是對濫用激素實施健康干預,積極倡導規范使用激素。
為有效遏制哮喘病,特別是兒童哮喘的發生和流行,必須采取一系列綜合性防治措施。從整個社會來說,應當重視環境的治理,嚴控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各級政府應制定出哮喘病防治總體規劃,并納入本身的職能之一。生部門應以社區服務的形式,除向社會廣泛宣傳哮喘病防治知識外,可以通過舉辦病人及家屬的哮喘知識講座,推廣以吸入藥物為主的哮喘預防措施,建立社區哮喘管理網絡。從廣大群眾和家長來說,應當為自己和孩子創造一個沒有過敏源的生活環境,而且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如不能養寵物,不在室內養花、不要亂嘗海鮮和洋水果,避免接觸濃重的化學氣味,使用化妝品不宜求新求洋,不濫用藥物等。一旦罹患哮喘,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