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半的兒童厭食,是因為家長溺愛放縱、缺乏正常進食心理所致。幼兒期的孩子,不再像嬰兒期那樣一餓就要吃,當他們的情緒還集中在某件事上時,如玩游戲機趣味盎然時,是不會因為開飯時間到了而主動進食的。長此下去就會出現嚴重厭食。此種情況發生之初,可順其自然,在滿足其興趣之后再誘導進食,并指出不定時進食的危害。當然,對有不按時進餐習慣的孩子,應在餐前讓他們參與擇菜抹桌之類事情。最好有同齡兒“競爭”和陪餐,因為,模仿對矯治心理性厭食有一定效果。
現代生活節奏增快,家長忙于事業,往往使家庭進餐時間紊亂。尤其是經常性的餐距拉長,使孩子在有饑餓感時無餐可進,而饑餓感消失則又愁對餐桌上的佳肴了。每天或每餐的飯菜質量反差太大,也會使孩子出現“等待性”厭食。所以進餐時間和膳食質量都必須有規律。另外,孩子過度游戲后的疲勞,以及睡眠不足和睡眠質量不高,也是引起周期性厭食的常發原因。因而,家長無論再忙,也應重視孩子的生活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