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的肚子,就像維尼熊圓滾滾的形狀,真的好可愛!不過有時候,媽媽必須注意,寶寶是不是有脹氣的情形?并適時地幫他消消氣,讓寶寶吃得順暢、睡得舒服、活力旺盛。
當媽媽發現,寶寶的肚子有明顯脹大的情形,可以用手敲敲他的肚子,聽聽看,是不是有“BOBOBOBO……”的鼓聲?如果寶寶因為肚子脹氣而哭鬧,也不想喝的話,媽媽就必須評估,看寶寶出現脹氣的原因是什么,并做進一步的處理。
寶寶脹氣的2大因素
因素1.一般性
1.哭鬧:寶寶在哭鬧時,會吞進很多空氣到腹部,容易造成脹氣。
2.奶嘴頭:國泰醫院科主任那明珠表示,如果奶瓶口或奶嘴頭的形狀太大,寶寶容易把空氣、牛奶都一起吸進去,就容易脹氣;但奶瓶口或奶嘴頭太小,也會因吸不到奶,在努力吸的過程中,把空氣也吸進肚子里,因而造成脹氣。新店耕莘醫院新生兒科護理長陳文琪建議,原則上,如果寶寶在4個月大以前,還未食用副食品,家長應使用圓形洞口的奶嘴(洞口較小),寶寶4個月大后,再使用十字口形的奶嘴(洞口較大)。家長在購買時,可以先試滴,在沒有吸吮過的情況下,滴水的速度如果太快,一直滴、一直滴,表示洞口太大了!但如果試滴了半天,卻一滴水也出不來,就是洞口太小了!
3.氣候變化:氣溫變化大、或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容易或是流鼻涕、鼻涕倒流、鼻塞,必須用嘴巴呼吸空氣,但因為嘴巴不像鼻子有過濾系統,容易吸入大量空氣,使肚子脹大。
4.含乳糖的配方奶:可能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容易造成脹氣。寶寶如果有拉肚子或脹氣的情形,醫護人員會建議媽媽,將牛奶泡成半奶,舉例說明,如果一般泡牛奶的比例是1:60(1大湯匙牛奶加60c.c.水),就轉變成0.5:60(半大湯匙牛奶加60c.c.水);如此一來,可以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消除脹氣的情形。
5.剛學會說話:寶寶約一歲半開始,會很喜歡講話,而且此時期的主動性很強,任何事都想自己做,經常聽到他對媽媽說:“不!”但是,因為寶寶的發音和換氣發展還未成熟,但又愛講話,就很容易出現脹氣。
6.缺乏安全感:當寶寶缺乏安全感時會一直哭鬧,因而吸入太多空氣造成脹氣。新店耕莘醫院新生兒科護理長陳文琪建議,家長要學習如何安撫寶寶,不一定看到寶寶哭,就拚命給他喝奶,或吸奶嘴安撫,可能反而令他的肚子更脹;有時寶寶的哭鬧,只是希望爸爸或媽媽多抱抱他而已。
因素2.疾病性
情形1:寶寶除了肚子脹大之外,還有的情形,甚至伴隨血絲便。那是因為腸子和腸內的細菌產生效應和氣體,因而造成脹氣,成為腸胃道的負擔,產生拉肚子的狀況。
情形2:寶寶感染到沙門氏桿菌,會有血便和脹氣的狀況,一旦媽媽發現,可能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