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周叢笑,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所幼教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曾任長沙市政府機關第三幼兒園副園長。先后被聘為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省教育學會理事、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省教育學會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長沙市幼教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所寫論文獲國家、省、市、區各級獎勵,申報的課題“湖南省0—3歲嬰幼兒發展與教育研究”經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確立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曾主編(副主編、執行主編)書籍三部,發表文章20余篇,公開出版教參8套、教材8套。
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幼兒學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沒有直接的應試體系,因而在課程設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幼兒園因此成為實施素質教育最為堅決的一塊園地。那么,學前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具備哪些特點?幼兒園和家庭應如何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所幼教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周叢笑。
記者(以下簡稱記):雖然素質教育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對于什么是素質教育許多人卻不太清楚,甚至還有一些錯誤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這個概念的呢?
周叢笑(以下簡稱周):關于什么是素質教育這個問題,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有不同的表述。原國家教委發展研究中心楊銀付同志在分析了9類15個素質教育的定義之后認為:“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簡單地說,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體力得到充分而完善的發展,即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協調發展。
記:與中小學相比,幼兒園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具備哪些特性?
周:幼兒園素質教育的主要特點有:一是要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傳統教育往往忽視個性差異,把主要精力放在少數能力強的幼兒身上;素質教育則要面向全體幼兒,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尋求教育對策和教育方法。二是要使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傳統教育重智育,輕德育,忽視體育,在教學方面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忽視良好品德行為習慣及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素質教育則強調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強調把幼兒園辦成人人講道德、處處見精神的家園,開啟智慧、豐富知識的學園,提高體質、增強體魄的樂園。三是要加強對幼兒個性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素質教育強調拓展個性教育的范圍和空間,依據幼兒的興趣和愛好,廣泛開展各種興趣盎然的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待人接物的正確態度,使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對待生活。
記:怎樣才能達到幼兒園素質教育的既定目標?
周:為了改變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確立以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模式,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孩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只有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二、培養孩子繼續發展的學習能力。應該培養孩子對不斷變化的世界能夠作出及時反應和對新知識及時吸收的能力。教師必須激發孩子的認知熱情,使孩子掌握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為知識的更新儲備不斷學習的能力,為接受不同類型的繼續教育和終生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