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8日是第三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注癲癇,規范診療”。今日湖南省兒童醫院召開“兒童癲癇診治新進展”學術報告會,該院神經科主任張潔介紹,癲癇病并非老百姓誤認為的“一旦發病,不傻也癱”,經過規范診療后,60%-70%患者可以對發病很好地控制,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60%-70%癲癇病可控
癲癇病俗稱“羊癲風”,是世界衛生組織全球五個主要防治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全國有900多萬癲癇人群。現我國每年癲癇新發病人40萬,40%為15歲以下兒童,75%-80%起病于18歲前,0-1歲是第一個高峰。
癲癇長期以來被老百姓誤認為“一大頑癥”,“一旦發病、不傻也癱”,癲癇患兒及其家長無不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和心理雙重壓力。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張潔介紹,其實絕大多數癲癇本身并不可怕,如果積極地配合醫生規范診療,60%-70%可以對發病很好地控制,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別忽視嬰兒癲癇病癥狀
“而對于嬰兒,癲癇病癥狀和成人有著很大的不同,很容易被忽視。”張潔說,“癲癇病并不是老百姓想象的那樣必須是‘倒地抽筋’、‘口吐白沫’,如果嬰兒出現重復性的點頭、肢體抽搐、癡笑等等,可能就是癲癇發作了。由于癲癇發作之前沒有任何征兆,嬰兒癲癇癥狀重復間隔期又不盡相同,從幾秒到幾年都有可能,因而這些癥狀極易被家長忽視,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