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其亮說,臨床上最常見的起病方式為一般型,但暴發型和隱匿型對患兒的威脅最大,要引起家長和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
診斷:心肌炎不能單靠心電圖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兒科醫師譚小華說,對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除了注意上述表現外,還可借助心電圖和血生化檢查。心電圖上如果出現了心律失常的表現,就要考慮有心肌炎的存在,如能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對診斷就更有意義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絕不能單憑心電圖上的心律失常來診斷病毒性心肌炎,否則就會將部分單純性心律失常誤診為病毒性心肌炎,這會在無形中給患兒和家長增加精神和經濟負擔,造成許多不必要的住院、檢查、治療、休學和缺勤,除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外,還引起許多家庭的無謂驚恐。許多醫生還將心臟的室性早搏(簡稱室早)作為心肌炎診斷的依據,事實上兒童和青少年出現室早者可達50%之多,不足以作為心肌炎的診斷依據。
“樂樂的例子告訴廣大家長,對于孩子的所謂‘感冒’不應掉以輕心。”譚小華提醒說,每年春季日夜溫差變化大,小兒極易感冒,一般感冒時,服些藥,多喝水,休息一下就會好,因而常不被人們重視,可是有些感冒比較特殊,得病后很痛苦,有的小兒還可因此而喪失性命,這種“感冒”其實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前期癥狀。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感冒切不可忽視,要注意休息和治療,當疑有病毒性心肌炎時,千萬不能像樂樂媽媽那樣在家隨便給孩子用藥,而應立即將小兒送醫院,以便早期治療診斷。
治療:能不能運動視病情而定
小孩得了心肌炎該如何治療呢?崔其亮指出,治療方面主要包括安靜臥床、補充營養和藥物治療等幾方面。除少數人外,大多數急性心肌炎病人,經適當治療后都能完全恢復正常。在醫生的治療下,樂樂的心肌炎很快就得到了控制。這時,樂樂媽媽不免又生出了新的憂慮:聽說得了心肌炎的小孩以后都不能運動了,那樂樂重新上學后體育課怎么辦呢?
對此,崔其亮說,患心肌炎后還能不能運動,要根據各人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定。
處于心肌炎急性期的病人,應限制體力活動,不過也應避免長期臥床。長期臥床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使循環血量減少,血黏度增加,并發下肢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可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輕型心肌炎病人,在退熱、心率和心律恢復正常以及心臟功能改善后,可參加10~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步行。鍛煉3個月后,如果步行時的心率能達到本人最大心率的65%時,則還可參加一些其他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和做體操等,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運動前應做5~10分鐘的準備活動,活動后還應有5~10分鐘的整理運動,以避免因突然停止運動可能引起的頭暈虛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