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春筍易引發過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新鮮竹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生成草酸鈣,過量食用對小兒的泌尿系統和腎臟不利。特別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幼兒,骨骼發育尚未成熟,而筍中含有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鋅的吸收。小孩如果吃筍過多,可能會使他們缺鈣、缺鋅,造成生長發育的緩慢。
原則:新鮮竹筍少兒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注意:不要給4 個月以內的嬰兒添加任何含草酸過高的食物如菠菜、卷心菜等。
蛋
?
原因:雞蛋、鴨蛋均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對嬰幼兒的成長有不少益處。但如果食之過早或過多,寶寶的消化能力還不能完成這么大的“工程”,就會帶來不良的后果。
原則:1 歲前盡量不吃雞蛋;1 歲到1 歲半的嬰兒,最好只吃蛋黃,而且每天不能超過1 個;1 歲半到2 歲的嬰兒,可隔日吃1 個蛋(包括蛋黃和蛋白);年齡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 個蛋。
注意:如果在寶寶的糞便中,發現有如蛋白狀的物質,則說明寶寶的腸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蛋白質。
對于這些嬰兒,最好把蛋黃煮到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嬰幼兒正在出疹,則暫不要吃蛋,以免增加機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