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劉桂英副教授、譚巖教授日前找到了川崎病的實驗室診斷指標。他們測定川崎病(KD)患兒血清時發現在具有典型臨床經過的KD患兒中抗心磷脂抗體和抗β2GP1抗體水平明顯升高,說明抗β2GP1抗體結合水平升高對KD有診斷價值。
KD是小兒常見而難治療的疾病,是小兒后天性心臟病的首要原因但其發病機理未明,仍缺乏特異的實驗室指標,臨床上很難從發熱患兒中篩查KD,常常只有在KD的臨床癥狀全部出現尤其在冠狀動脈擴張出現后才能作出診斷,嚴重危害了兒童健康,影響了患兒的生存質量。
劉桂英等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方法測定了KD患兒血清,20例KD患兒中11例抗心磷脂抗體陽性,陽性率為55%,15例抗β2GP1抗體陽性,陽性率為75%,其中有10例抗心磷脂抗體和抗β2GP1抗體均陽性,陽性率為50%。另外,在20例患兒中,12例并發冠狀動脈擴張的患兒抗β2GP1抗體水平明顯高于未并發冠狀動脈擴張的患兒,12例冠狀動脈擴張的KD患兒抗β2GP1抗體均陽性,陽性率為100%,11例抗心磷脂抗體陽性,陽性率為92%。這些結果提示抗β2GP1抗體與KD的相關性更為密切,將有助于從兒童早期發熱的疾病中篩選出KD,有望成為檢驗室診斷KD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