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長和老師要認識到多動癥是一種病,改變單純懲罰的教育方法,多理解和鼓勵,對不合適行為要能容忍,獎罰結合。切記不要責罵,要調整家庭和學校的環境,給孩子一個愉快、寬松的心情。家長要與老師多溝通,說明孩子的病情,取得老師的理解和幫助,從而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和消極情緒,增強學習的信心。對大孩子要取得患兒的配合,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行為矯正療法相結合。
具體有:
(1)、保護孩子的注意力:單純懲罰和粗暴的教育方法往往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和進取心,使孩子精神緊張、思想負擔重,久而久之,可導致注意力渙散,不易集中。特別是幼兒的行為幼稚,做事沖動,常引起家長的橫加斥責,但又控制不了好玩的天性,于是往往又要玩,又要顧及父母的態度,時間長了就形成習慣性的注意力渙散。
(2)、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第一行為是天生的好奇而好問,很多孩子對任何事物都能提出問題,但是有的父母因為不懂或厭煩而搪塞或直接斥責,使孩子的探索興趣被抑制,從而影響到學齡期學習興趣。
(3)、心理穩定性的訓練:不要隨意否定或答應孩子的要求,要根據經濟狀況適當的定時滿足。滿足的內容可根據孩子的喜好而定。孩子在一個周期內盡量好努力,在行為習慣、注意力方面有進步,完成了預定的目標計劃,家長就應守信,保證兌現。心理學上將這種類似訓練動物的"喂一干"方式稱為代幣式訓練,對孩子十分有效。
總之,多動癥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而且其治療到目前為止還有一定的難度,無論那種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有效率,但都不是100%。在治療時,需要家長、老師、社會等方面給予積極配合,給孩子提供一寬松的生活學習環境,一個愉快的心情,對疾病的恢復會更有利。另外,無論你采用那種治療方法(只要孩子適用),都要堅持長期治療,力爭一次性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