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別人家的寶寶面對媽媽的離開哭得生離死別似的,而你的寶寶卻從來大大方方地任你來去自如,你千萬別先偷著樂,因為,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3歲的佳佳在小區里是有名的乖寶寶,和誰都挺好。但是,媽媽文慧卻發現,每次上班之前和佳佳告別時,佳佳連頭都不抬一下。下班回家想和佳佳親熱親熱,佳佳也表現得很冷淡。這孩子是不是不正常?佳佳媽媽心里開始不安了。
這種擔心并非多余,因為她和孩子之間確實出現了問題:母女間沒有建立起安全依戀關系,所以佳佳對她“不親”。
嬰兒依戀的3個階段
第1階段:出生~6周。
這時候的嬰兒處于無社會性階段,對于任何能給予孩子營養的撫養者都會有相似的反應,很少表現出抗拒行為,對于成人微笑的面容有偏好。
第2階段:6周~6、7個月。
屬于未分化依戀階段,嬰兒對人類有偏好,對熟悉的人可以有大笑,但是,對于任何人的關注都感到快樂。
第3階段:7到9個月間。
屬于分化的依戀階段,這時候嬰兒喜歡圍繞在母親身邊活動,當與母親分離時開始表現出抗拒行為,而母親回來時則表現出喜悅,65%的寶寶會與母親建立這種安全型依戀。
你的寶寶有沒有這些異常表現
大約30%左右的寶寶會表現出不安全型依戀。
10%左右:抗拒型依戀
在陌生環境里會緊靠媽媽,很少有探索行為,每當母親離開時哭鬧比較厲害。當母親回來時,雖然想靠近母親,卻不允許母親走近自己,對于陌生人更加戒備,緊張。
20%左右:回避型依戀
當母親離開時很少有焦慮表現或抗拒行為,當母親返回時也會很漠然。但是,對于陌生人卻比較友善。
5%左右:組織混亂型依戀
在母親離開時非常壓抑,幾乎不表現出任何情緒,當母親返回時,對于是否接近母親很矛盾,有時會在母親接近自己時突然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