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育的孩子尤其女孩子,第二性征容易惹人注目,影響與還是兒童身的同學相處之道、如何看待自己身體的變化、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甚至對性有疑惑,經常盤根錯節,制造許多心理上的困擾。
▓自我意識愈來愈強
美容院老板邱鳳英為了親子問題苦惱不已,她的女兒國小二年級就來月經,‘可能是太早發育,心理發育趕不上生理發育,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叛逆、捉摸不定。’
叛逆或逐漸有自己的主張,是早熟孩子經常出現的狀況。念國小四年級的佳潔雖仍一臉稚氣,卻已會堅持要穿什么衣服,并且經常在言詞上回嘴辯駁。
市療兒童精神科主任林亮吟醫師認為,父母需做好心理調適,避免覺得失落,為什么過去愛黏人的小女孩變得如此疏遠,而會對異性好奇、交男朋友、夜歸、不愛找父母說話。
▓對身體持較負面評價
由于認知發展跟不上生理發育,有的孩子對身體的變化感到不自在。
清水國小老師曾妙惠印象深刻,班上一位五年級女學生,不管天氣多熱,總執意穿長袖運動外套,屢勸不聽。直到有一次天氣實在悶熱,她身上隱隱飄出異味,其他女學生才吐露,因為她有胸部了,其他同學都還沒有,怕遭同學笑,不愿被看到。
不論有意或無意,異性之間的作弄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早發育的女生來說,如何與同學相處經常困擾她們,而父母未必知情,以為只是同學之間的玩笑,‘長久下來,可能導致畏縮性格,’和平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慧玟提醒。
李慧玟在青少年門診中也聽聞,有的男生會故意拿濕抹布丟女生胸部,想要看胸部現形,‘有可能是故意作弄,也可能是對女生的身體充滿好奇。’
顯然校園的兩性教育還不夠徹底,異性的好奇或嘲弄無形中強化了年輕女孩對身體的負面評價。
一項針對小學六年級學童對身體意象的研究發現,已發育的女生對自己的身體意象持負面評價,男生因為沒有發育上的差異,普遍對自己外表持正向評價。女生的負面評價受到社會環境(標榜纖瘦身材的審美價值觀)、同儕比較、嘲笑等因素影響。
女生除了有較負面的身體意象之外,當生理發生變化時,反應也很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