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歲意見看到老。每個成功的人背后都還有一個或者很多個助他成功的好習慣。好習慣越多的人,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讓我們來看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是如何講述他們成功的秘訣的:
采訪中,當記者問到他們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時,一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呢?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及時道歉;午飯后要休息;要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答話,代表了到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
另有一位科學家說:在實驗室,沒有"我",只有"我們",一切偉大成果都屬于"我們",而不是某一個"我"。這種群體意識不正是得益于從小養成"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的習慣嗎?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時井然有序,連助手不慎把一個燒杯轉了個兒,他都嚴肅地指出,并說:"最小的一點錯誤會導致最大的損失。"這話不正是來源于幼兒園里的那句"東西要放整齊"的教導嗎?
由此可見,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將伴隨孩子們的一生,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做人或者處世。它以一種無比頑強的姿態干預著你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從而主宰人生。對于孩子來說,要成就學業、事業,要擁有美好人生,必須養成好的習慣。
讓我們牢記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的話: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