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證實已有4名兒童因出現流感癥狀而死亡,全港小學、幼兒園為此停課兩周。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流感的致病、流行機理是什么?怎樣預防、治療流感?普通市民尤其是少年兒童,如何避免流感防治中的誤區?
流感怎樣傳播
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三種。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特性很不穩定,很容易發生變異,所以人類對其很難產生持久的免疫力,而不像麻疹出過一次就不會再患。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毒性最強,最容易發生變異,臨床常可以引起嚴重的大爆發流行。如1918年,流感病毒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橫掃全世界,致使1000多萬人死亡;又如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也曾爆發流感。
流感潛伏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傳染性最強,主要借助呼吸道感染人。流感病人在說話、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會把病毒釋放到空氣中,周圍的人不經意間吸入含有病毒的細小飛沫,就可能被感染。另外,接觸也是傳播途徑之一。比如流感病人摸摸鼻子再去摸門把手或是玩具,健康的孩子接觸到這些東西,又摸自己的鼻子、眼睛,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尤其在幼兒園、學校等聚居場所,您的孩子不經意間就有可能染上流感。
流感不同于感冒
流感與普通感冒在以下幾方面存在不同:
1、病因: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而普通感冒的病原體可有多種,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及細菌、支原體等,患者一般有著涼史,起病較緩。
2、臨床癥狀:流感的臨床癥狀是畏寒、高熱,體溫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無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輕微或不明顯。而普通感冒,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明顯,全身癥狀較輕,不發熱或僅有低熱,一般3-5天痊愈。
3、危害程度:流感可引起爆發流行甚至世界范圍大流行,而普通感冒則不會形成大流行。
防治流感要避免誤區
治療:抗菌素輸液根本無效
兒童一旦患上流感,轉成肺炎的速度比較快,而且也比較隱蔽,尤其是在嬰幼兒中不易察覺,因此治療需及時,越早越好。治療原則如下:
1、一般治療:患兒需隔離一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臥床休息,多飲水,補充多種維生素,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預防并發癥。
2、對癥治療:有高熱及頭痛患兒可用物理降溫或給予解熱鎮靜劑,但小兒禁用阿司匹林以防止Reye綜合征的發生。高熱、嘔吐者可適當進行靜脈補液。咳嗽、咳痰者給止咳、化痰藥,中藥清熱解毒藥等。
3、抗病毒治療: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和離子通道M2阻滯劑類對流感病毒敏感。早期用藥效果好。
在流感治療上,很多家長存在著不小的誤區。
誤區1:不少家長認為,患流感后“輸液”一定好得快。因此,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各大醫院輸液室都會爆滿。其實所謂“輸液”,輸的多數是“消炎藥”即抗菌藥物。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對流感病毒根本無效。而且抗菌素用多了還會引起肝腎功能損害、腹瀉等不良后果。
誤區2:很多家長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業,都期望通過藥物治療當天就退燒,或者帶著孩子疲于奔命,一天內兩次、三次往醫院跑。其實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反復跑醫院既影響孩子的休息,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會,反而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復。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治療流感病毒的“靈丹妙藥”,流感康復要靠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您的孩子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保證充分的睡眠和營養,發熱持續3至5天是正常的,當天退燒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