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娩是人類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過程,具有分娩并發癥輕、少,傷害小,產后恢復快等優點。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有規律地收縮、舒張,使胎兒的胸腔也發生有節律的收縮,能鍛煉寶寶的心肺功能,為寶寶出生以后的自主呼吸創造條件,減少新生兒的并發癥,尤其是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
自然分娩有利于產婦產后惡露的排泄,子宮恢復較快,身體恢復也快,有利于對寶寶的照顧。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分泌的催產素能促進如乳汁的分泌。
產婦的宮縮是對胎兒的第一次按摩,對寶寶皮膚感官系統的形成很有幫助。
胎兒出生時經歷的陣陣有力的宮縮擠壓過程使胎兒最早最重要的感覺學習經歷,而剖宮產胎頭未經擠壓,精神系統缺乏必要的刺激,特別是皮膚、肌肉、關節、前庭器官未經歷刺激過程,而觸覺學習先天不足可導致一系列心理行為問題。在嬰兒早期表現:睡眠障礙、情緒困擾、多動易驚、視聽失調等。
另外,有研究發現陰道分娩新生兒體溫較剖宮產兒高,提示剖宮產兒更應注意保暖。而且陰道分娩可增加促進加強新生兒的免疫功能、甲狀腺功能,促進胎糞排出,減少膽紅素腸肝循環,降低生理性黃疸。
因此,心理學家認為,陰道分娩是母親對新生兒的“第一次挫折教育”,不該省略。
剖宮產再次妊娠 剖還是順?
剖宮產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究竟是選擇陰道分娩還是再次剖宮產,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其重點在于瘢痕子宮能否承受產程中的宮腔壓力而不破裂。
隨著現代剖宮產手術方法的改進,子宮切口愈合良好,近年剖宮產后再次妊娠者陰道分娩的人數逐漸增多。經比較,剖宮產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量、先兆子宮破裂率與非疤痕子宮陰道分娩相比無統計學差異。反而再次剖宮產的產后出血率、嚴重粘連、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發生率均較首次剖宮產高。
剖宮產后陰道分娩適應癥為:
前次剖宮產為子宮下段切口,術中無切口撕裂且術后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
前次剖宮產距此次妊娠時間大于兩年。
前次剖宮產指征不復存在,未出現新的剖宮產指征。
此次妊娠具備陰道分娩條件,宮頸成熟良好,無頭盆不稱。
B超了解子宮下段厚度大于等于3.0毫米。
有較好的醫療監護設備,具備隨時手術、輸血和搶救的條件。
分析西方女性順產率高的原因,一是產婦對分娩方式的種種優缺點更明了,而且她們一般有生育多個孩子的愿望,更愿意采用自然生產,保證再次分娩的安全。二是醫院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務,新生兒的父親和其他子女都可以在旁邊陪伴,還有半坐位分娩、無痛分娩、水中分娩等各種幫助產婦更順利分娩的順產方式。
綜上所述,醫院和家屬都應該應加強孕產婦的心理保健工作,適時提供干預措施以增強孕產婦的自我效能,讓她們正確認識分娩是一個正常自然的過程,增加分娩的信心。另外,醫院還應該改變產科服務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務,以促進產婦順產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