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丫丫(化名)媽在給兩歲的丫丫洗澡時,發現女兒的乳房似乎不太正常,更可怕的是,沒過兩個月,乳房竟然越長越大,丫丫媽媽嚇壞了,以為女兒得了什么怪病,連忙帶著丫丫找到了內分泌專家。
經醫院內分泌科醫生檢查,認為是典型的假性性早熟。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有這種現象呢?
原來,兩歲的丫丫乳房發育是被媽媽的豐乳霜所連累的——丫丫媽為了漂亮,幾個月前開始使用豐乳霜。丫丫媽總愛貼身抱著女兒,這樣一來,久而久之,豐乳霜就被丫丫吸收了。
丫丫屬于假性性早熟,幸好情況不太嚴重,不需要給丫丫吃藥,只要讓孩子以后避免接觸豐乳霜等含有雌性激素的藥物,幾個月以后,最多半年,癥狀自然就會消失。
無獨有偶,據報道,3歲的小女孩娟娟(化名)突然陰道流血。父母開始還以為是受了外傷。但是第二個月,類似情況又出現了,母親不得不給她處理月經。后來,父母又發現女兒的乳房開始發育,這時,父母才發覺事情不妙,立即帶著女兒到醫院診治。醫生診斷為真性早熟,長期下去將會影響發育,尤其是身高。經過醫院3個月的治療,娟娟的月經停止了,乳房發育也停止了。
兒童早熟,越演越烈
性早熟是指在性發育年齡以前出現了第二性征,即乳房發育,陰毛、腋毛出現,身高、體重迅速增長,外生殖器發育。目前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前第二性征發育或10歲前月經來潮;男孩在10歲前開始性發育,可診斷為性早熟。由于性發育與多種因素有關,而且人的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并沒有一個十分精確的界限。有些學者認為,女孩在7歲前乳房明顯發育或在9歲前月經來潮,男孩在9歲前開始性發育,才稱性早熟,需全面檢查。
性早熟還有假性性早熟,即幼小的寶寶沒有生育能力,只表現為副性征的出現,如單純的乳房提早發育、外陰生殖器發育、陰道流血等。丫丫就是屬于這類情況。
性腺早育,原因多多
家長們常常會問:現在性早熟為什么這么多見?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很多,其中環境污染可能是重要環節。讓我們看一看環境污染物中的雌激素物質吧:有機磷農藥、擬除蟲菊酯類、塑料原料和塑料增塑劑、去污劑以及洗滌劑中的表面活性物質,還有食品、油漆中的某些添加劑等等……這些進入寶寶身體后,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功能。
如何減少環境污染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是目前困擾醫學界的難題。作為家長,我們在生活中必須讓孩子盡量遠離“催熟”源。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留心觀察寶寶是否有第二性征過早出現的現象。孩子身高突然加速增長,或者女孩子訴說乳房、小腹疼痛,家長就應該有所警覺。如果發現孩子有性早熟傾向,家長應及時向醫生咨詢,或直接帶孩子去醫院,找出性早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給予治療。同時,注意不要給寶寶造成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