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妙招應對寶寶三大情緒

作者:王曉芳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7月16日

  別看寶寶年齡不大,但是鬧起情緒來動靜卻不小,總是讓父母感到無可奈何。其實,情緒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只要父母多用心觀察,就一定就能了解寶寶鬧情緒的真正原因。在掌握了“PK幼兒3大情緒”的法寶之后,父母擔心寶寶鬧情緒的壓力將大大緩解。

  3大幼兒常見情緒處理法

  1焦慮

  在幼兒情緒的發展過程中,焦慮問題相當常見。在幼兒5個月至1歲期間,就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現象,到了1~2歲則出現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焦慮”現象,只要一眼看不見父母,就會開始哭鬧,并且感到不安,這都是正常的情緒發展現象。一般而言,在進入幼兒園1個月后,分離焦慮就會逐漸緩解,如果持續太久還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評估。

  專家建議

  造成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多半與幼兒生活環境以及親子互動有關。一般來說,如果家長平日保護過度,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好,很少給他自己做的機會,就很容易造成幼兒的依賴心理過重,自然很難與父母分開。另外,親子互動過于缺乏也是分離焦慮的原因之一。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幼兒正是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關愛與呵護,才出現比其他同齡孩子更為嚴重的分離焦慮。所以,父母應特別注意幼兒的情感需求,以免加重幼兒的分離焦慮。

  如果幼兒的先天氣質比較細膩、敏感,那么焦慮情況也可能比較嚴重,建議父母不要用過于嚴厲的方式教導幼兒,以免加劇焦慮現象。焦慮通常有許多表現形式,例如分離焦慮、抗拒上學、特定畏懼癥、社交恐懼癥等,如果幼兒的焦慮情況已嚴重到影響與人正常互動,則建議盡快采取治療措施。

  從醫學角度來看,并不建議對6歲以前幼兒實施藥物治療,心理療法的成效反倒更為理想。具體方式可分2種,即“洪水法”和“逐步減敏法”。就“洪水法”來說,假如幼兒怕蛇,那么就讓孩子一次性看見很多蛇,那么今后再看見一兩只蛇的時候,他的恐懼感就會下降。不過,考慮到“洪水法”對精神的刺激較大,所以一般多采取后者,即用漸進性方式改善幼兒焦慮問題。比如幼兒有分離焦慮癥,那么剛一開始入園時,父母就坐在一旁陪讀,每天都逐漸拉遠一點距離,直到幼兒能夠自己上學為止。

  2耍賴

  當大多數孩子剛剛表現出“耍賴”的情緒反應時,其實基本都是希望表達“反叛”的想法,并且以此獲得家長注意。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都愿意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注意。不過,如果幼兒長期持續以這種行為來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達到目的。

  

共2頁 您在第1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跳轉到頁 本頁共有1221個字符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