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搐
小兒急診中,最讓家長緊張,需緊急處理的,非抽搐莫屬!寶寶出現抽搐現象,并不能將它和癲癇畫上等號,家長不必過于擔心。
案例
去年8月的一天中午,張麗華女士的3歲兒子突然出現發熱,體溫超過39.9℃。張女士給兒子喂了點退熱藥及感冒沖劑,就安排兒子睡覺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突然聽到房間里傳來了“撲通”一聲,張女士沖進了兒子房間,兒子躺在地上,全身強直,眼球上翻,牙關緊閉,神志已經不清了。張女士六神無主地撥通了“120”,把寶寶送往醫院。
專家分析
高熱驚厥多發于6個月至4歲之間的寶寶,發病率約30%~50%。6個月以下或6歲以上很少發生,由于嬰幼兒正處在旺盛的生長發育階段,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很不完善,大腦皮層控制能力較差,抑制過程薄弱,興奮過程占相對優勢,興奮易于擴散,而發熱可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因此,發熱、尤其高熱時,小兒容易出現抽搐。發熱時,一般體溫在38℃~39℃之間。當體溫超過39℃時,患兒會出現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幻覺甚至手足抽搐等現象,重者表現為全身強直,眼球突然上翻,牙關緊閉,神志不清。
Tips:緊急就醫指南
1四肢抽動、緊咬牙關,甚至昏迷。
2皮膚出現淡藍色,雙眼上翻。
3 抽搐時間持續超過3分鐘。
跌傷
寶寶跌傷是經常發生的事故,如果小兒被跌傷,除了處理好外傷外,也要注意顱內及內臟有無損傷。嬰幼兒不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病情,家長可根據其神志和表情來判斷,受傷后寶寶神情呆板,反應遲鈍,或有嘔吐、嗜睡、頭暈、頭痛,或呼吸動作不均勻、有間歇,這些都表示病情嚴重,可能是顱內或內臟損傷,應立即送醫院就診。
案例
在醫院急診室里看到妞妞的時候,她的左腿剛被打上石膏。妞妞的媽媽說,前天下午,妞妞在床上蹦蹦床,沒站穩,摔在地上。當時妞妞直喊疼,爸爸看了一下,說沒有大問題,過一兩天就會好的。哪知道過了一天,妞妞說越來越疼了,腿越腫越高,到昨天晚上已經像蘿卜一樣。于是趕緊帶她來醫院檢查,一拍片子,妞妞的左腿已經骨折。
專家分析
傷口較大、傷口被裂開或大量出血時,需用干凈毛巾按住傷口或按壓止血,并且盡快送醫院處理。
若出現骨折或脫臼時,骨折部位一定要制動。
若撞到腹部,即使腹部無外傷也應注意腹部情況。例如:有否腹脹、腹痛,臉色、口唇是否蒼白等,以防出現閉合性腹外傷,如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到就近醫院做出快速處理,以防發生嚴重后果。
Tips:緊急就醫指南
1四肢出現骨折、脫臼。
2頭部有血腫,出現無精神、倦怠、嘔吐及抽搐等嚴重癥狀。
3 腹脹、腹痛,臉色、口唇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