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搖籃搖你,快快安睡。” 大人一邊唱搖籃曲,一邊輕搖寶寶是世代傳下來安撫寶寶睡覺的慣用方法,但近日一則關于“嬰兒不要再搖了”的微博讓眾多家長們驚慌失措,將母親搖晃嬰兒入睡這一美好的經典畫面徹底給顛覆。該微博稱,“嬰幼兒在一歲半前,是腦發育高峰,因其出生后額葉未完全發育,腦組織發育慢于顱骨發育,因此顱內空腔較大,劇烈活動頭部,會導致搖撥浪鼓效應,最常見的是硬膜下積液,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沿用了幾代人的母親搖晃寶寶入睡方法真會導致那么嚴重的后果?育兒專家稱,家長們使用搖晃方法哄寶寶睡覺其實不科學,因為嬰兒的頭部大約占全身長的20%,頭頸骨嫩,頸部肌肉軟弱,不能控制又大又重的頭部,如使勁搖,會使頸部的毛細血管破裂,大腦在顱內與顱骨碰擊,使腦表面和內部出血,甚至腫脹。其實7-8周的孩子已可自己入睡,不需要家長一直抱在懷里搖晃入睡。
家長們該如何科學引導孩子睡覺?育兒專家建議可用以下三種方式來入手:
一、媽媽的觸撫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將寶寶放在床上用手輕拍或撫摸寶寶的背并輕輕哼歌曲,寶寶很易入睡。另外,睡前不要讓寶寶吃太飽,缺鈣和睡前吃得過飽等情況容易造成嬰兒哭鬧,這種情況下也只需撫摸或者輕拍嬰兒,即可使其再次入睡。
二、借助特別早教產品入眠,提升寶寶睡眠質量。目前在兒童早教產品中已有特別為幫助兒童睡眠特別設計的綠色早教產品。例如在韓國,一種稱為兒童早教投影儀的早教產品,該早教產品集合了內容豐富、形式多變、隨時隨地體驗大屏幕、體積小、重量輕、便于隨身攜帶等特點受到眾多家長和寶寶的喜愛。
據悉,早教產品助眠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方式,產品種類還相對匱乏。目前我國國內首臺兒童早教投影儀將于今年9月中投入市場。該款由英國BBC集團出品的名為故事光的早教投影機,在助兒童舒眠方面也卓有成效。據該產品研發人員介紹,故事光內置有3首精挑細選的α腦波眠音樂,家長可在孩子晚上睡覺前播放,讓孩子通過“聽”來調節孩子大腦的腦波,使腦波調整為α腦波,誘導大腦進入潛意識當中,促進心靈更深層次的意念、思想、情感、創新等潛能作用的發揮。同時完善孩子思考、想象、創造、記憶、睡眠質量,讓孩子的右腦功能完全開發,更聰明,性格更好。
據了解,α腦波音樂的開發是基于腦波和聲學原理,是藉由聲波的震動頻率來誘發大腦的腦波產生同化現象。人的腦波處于α狀態時,人的意識活動明顯受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處于無意識狀態。此時大腦憑直覺、靈感、慣性、想象等接收或傳遞信息,即是右腦在工作了。
三、睡前十五分鐘,給寶寶講故事助眠。一般孩子出生第二天,母親就應教孩子認識白天和黑夜,夜里嬰兒的生長激素分泌旺盛。而把睡前短短的十五分鐘作為講故事時間,不僅為寶寶安靜入睡做好心理預備,而且有助于提高寶寶的理解力,對智力有明顯促進作用。
如果您屬于不擅長講故事的家長,建議可以借助市面上的早教產品來幫忙。例如,兒童早教投影機故事光內置含有英國BBC出品的兒童美德培養動畫故事《小鳥三號》26集、故事枕頭——中國古代寓言動畫故事26集和三首α波睡眠音樂外,還有支持用戶自定內置內容的功能,家長們可以無限下載網上海量資源,隨時可以放入故事光里播放。解除了媽媽們講故事難的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