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波嬰兒潮即將到來。在中國80后一代紛紛成家立業的背后,是新一輪的生育高峰。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奶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0-3歲的嬰幼兒有7000多萬,且每年仍將迎來1600萬至2000萬的新生嬰兒。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奶粉市場。
據第三方調查機構統計,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進口奶粉已經占據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半壁江山,即50%的市場份額,而在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進口奶粉更是占據了80%的絕對優勢份額。繼德國、澳洲、荷蘭之后,以百立樂奶粉為代表的瑞士力量也在不斷增強,世界四大奶源基地齊齊瞄準中國市場。
世界四大奶源基地歷史悠久,農場主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產品質量可靠。以瑞士原裝進口奶粉百立樂為例,其生產商是瑞士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赫爾達夫集團;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品質控制,使其達到和其他品牌的差異性:奶源采用的是100%的阿爾卑斯山的鮮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為保證奶粉的低氧氣含量和低水分含量,采用一步到位的干燥方式進行生產,并進行真空充袋包裝;為了更適合中國寶寶,特地采用活性配方;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歐洲標準,進行嚴格的歐洲標準檢測。
前不久,百立樂市場總監羅曉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嬰幼兒奶粉市場格局已基本經緯分明,國產品牌苦戰在低端市場,進口品牌分食高端市場。隨著消費者的日益理性,奶粉市場競爭的第二輪戰斗會將在進口奶粉之間展開,其中的“原裝進口奶粉”陣營會有驚艷表現,預計擁有瑞士DNA的百立樂奶粉市場份額會大幅增長。
業界人士認為,“洋奶粉”大舉擴張的背后,凸顯的是消費者對國產奶制品品質管控及專業性的疑慮。不同于其他食品,嬰幼兒奶粉對技術和工藝的專業性要求非常之高,許多歐洲國家是以藥品的標準監控嬰幼兒奶粉品質的。而據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介紹,過去中國的奶制品質量標準在世界范圍就不算高,如中國牛奶質量標準,其中的細菌總數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萬個,而蛋白質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15克。王丁棉說:“這個標準是全球最差、最低的標準。”
知名兒童健康專家丁宗一教授也呼吁國內企業應該向國際標準看齊,提高對嬰幼兒食品的重要性的認知:“嬰幼兒配方奶粉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嬰幼兒的'糧食',應該是作為糧食來考察、生產和管理,從源頭開始把關。從牧場、種牛、到牛奶的采集與檢測,再到生產工藝與配方,一直到灌裝,都應該有嚴格的標準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