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產后>> 產后護理 > 正文內容

剖宮產媽媽如何護理?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從營養方面來說,剖宮產的媽媽對營養的要求比正常分娩的媽媽更高。因此,剖宮產的媽媽更要特別注重日常飲食,重視科學的食療進補方法,只有吃對、補對才能避免出現傷口感染,才能促進傷口健康愈合,使身體更快康復。

  一、術后6小時內應禁食。因為術后胃腸道正常功能被抑制,腸蠕動相對減慢,如進食過多,腸道負擔加重,不僅會造成便秘,而且產氣增多,不利于康復。

  二、術后6小時可進食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一天,一般以稀粥、米粉、藕粉、果汁、魚湯、肉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分6—8次給予。術后第二天,媽咪可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如肉末、肝泥、魚肉、蛋羹、爛面、爛飯等,每天吃4—5次,保證充足攝入。第三天后,媽咪就可以食用普通飲食了,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攝入主食350克—400克,牛奶250—500毫升,肉類150克—200克,雞蛋2—3個,蔬菜水果500—1000克,植物油30克左右,這樣方能有效保證乳母和嬰兒的營養充足。

  三、剖宮產后不宜食產氣多的食物。產氣多的食物有黃豆、豆制品、紅薯等,食后易在腹內發酵,在腸道內產生大量氣體而引發腹脹。

  剖宮產的媽媽,做好術后的自我保健與護理對于順利康復也相當重要。

  一、采取正確體位。進行剖宮產后的產婦應采取正確體位,去枕平臥6小時,后采取側臥或半臥位,使身體和床呈20—30度角。

  二、配合醫生堅持補液,防止血液濃縮,血栓形成。所輸液體有葡萄糖、抗生素等,可防止感染、發熱,促進傷口愈合。

  三、產婦要及早下床活動。麻醉消失后,可做些上下肢收放動作,術后24小時應練習翻身、坐起,并慢慢下床活動。這樣可以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促進腸蠕動,可防腸粘連。

  四、防止腹部傷口裂開。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編輯:王曉芳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