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學齡前>> 寶寶護牙 > 正文內容

警惕:寶寶長期吮奶嘴易成“地包天”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阿梅是廣州市某五星級酒店的高級秘書,辦事干練,深得上司賞識,但她長著一排難看的齙牙(又稱“哨牙”),為了遮丑她從不敢開懷大笑,和別人說話時也小心翼翼,與同事、賓客合照時總是以手掩口。原來,阿梅從小一直患有嚴重的鼻炎,經常鼻塞的她只好張口呼吸,這個不良習慣使得她的上牙往外長。后來阿梅花了兩年時間做牙齒正畸治療,還拔了幾顆牙,才恢復了容貌。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口腔科主任劉冰提醒說,兒童長期吮吸奶瓶、鼻塞張口呼吸等不良習慣都會造成牙和頜骨的畸形生長,給他們長大以后帶來巨大的身心傷害。

  防上牙畸形:盡量少用嘴巴呼吸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口腔科主任劉冰介紹說,齙牙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遺傳、外傷等,而兒童換牙期經常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也是導致齙牙形成的原因之一。我國南方的齙牙患者較多,這可能與南方的鼻炎發病率高、患者經常鼻塞有關。

  劉冰分析說,上下牙的正常咬合,是口腔肌肉平衡的結果。如果用口呼吸,則會使口輪匝肌松弛,而舌頭朝外用力會把上頜往外推,加上呼出的氣流大于吸入的氣流,產生更多的向外推力,力量失衡的結果便是形成齙牙。

  因鼻塞被迫用口呼吸

  劉冰指出,6~13歲是兒童的替牙期,這時如果因為感冒、過敏性鼻炎等引起鼻塞,被迫改為用口呼吸,很容易造成齙牙。劉冰提醒說,即使是成年人,也應避免長期用口呼吸。

  劉冰表示,現在很多家長都具備了預防意識,不準孩子張大嘴巴,害怕以后孩子長得丑,“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道理。”

  對于兒童而言,重要的是及時治療引起鼻塞的各種疾病。上文提到的阿梅在檢查中被發現鼻甲肥大,而這正是她長期鼻炎鼻塞的原因。鼻塞使她的鼻孔都擴大了,她只能用嘴呼吸,最終造成滿口齙牙。除了進行牙齒正畸,還要對她進行鼻甲肥大的冷凍治療,讓她的鼻子保持暢通。

  防下牙畸形:1歲左右應逐漸舍棄奶瓶

  劉冰指出,正常的上下牙咬合是上面的門牙咬在下面的門牙外面,如果反過來,醫學上稱為“前牙反牙合”,俗稱“地包天”。

  在嬰幼兒時期,孩子頜骨的發育相對身體其他部位滯后,所以小臉是圓圓的,骨頭軟而有彈性,也富有可塑性,吮奶嘴、吮手指等動作會使孩子負責開閉牙關的顳下頜關節習慣性前伸,而顳下頜關節的生長發育中心(骨鈣化中心)在下頜骨,長期如此便會發展成“地包天”。

  影響兒童身心健康

  劉冰說,“地包天”會對兒童的身心造成很大影響。首先是門牙咬不斷食物,后牙對合不準也會使咀嚼效率下降,總的說來是吃東西慢。如果孩子為了吃得快,硬生生把未充分嚼爛的食物吞到肚子里,還會造成胃及下游消化器官負擔加重,營養吸收不完全。

  此外,上下對合不良還會造成孩子牙齒的磨損和顳下頜關節得關節病;“地包天”形成難看的面容,也會使兒童感到自卑,不敢與人交往,甚至引起人格障礙。

  劉冰接診過多個“地包天”兒童,發現他們在幼兒期都有長期吮奶嘴、吮手指的習慣,“有些家長為了圖方便,直到寶寶兩歲了,還天天讓它抱著奶瓶躺在床上吮。”

  劉冰建議家長在孩子1歲左右時就應逐漸舍棄奶瓶,過渡到用湯匙喂奶和喂輔食。

 


編輯:王曉芳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