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不是不喜歡吃母乳,不然,他怎么會每次吃完后都會吐奶。照理說,吃得多才長得棒,他這樣能吃飽嗎?吐奶會對寶寶的體格發育造成影響嗎?哪天抽空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千萬不要是什么身體上的異常表現。
—摘自一位丈夫的日記
“我家寶寶為什么吃完奶后又吐奶呢?”在醫院保健室里,會看見很多新爸爸向醫生提出這樣的疑問。其實,這是新生寶寶的正常現象。只要倒流的奶汁量不多且不快,是不會給寶寶帶來傷害的。
新生寶寶的胃容量較小,出生后10余天胃內只能容納1~2兩奶。如果一次性喂奶量過多,加上胃的入口松出口緊,胃內容物就容易返流。這就是為什么寶寶吃奶后的幾分鐘內,會有1~2口的乳汁從口腔中留出來,醫學上稱為“溢奶”。這種情況,隨著寶寶的成長,賁門括約肌肌力的增強,溢奶的次數會逐漸減少,一般到寶寶7~8個月會自然停止。
有些寶寶倒流的奶汁量多且速度快,就不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吐奶”,相對于溢奶。吐奶會危害寶寶的健康,吐奶時,大量奶水由食道反逆到咽喉部,如果誤入氣管會引起嗆咳,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氣管堵塞,導致呼吸不能順暢地進行。吐奶容易使奶汁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會因為氧氣供應不足而危及生命。當然,只要找對問題的根源,吐奶也是可以預防的。
(1)喂養不當。喂養時應注意喂奶量、喂奶的速度,對人工喂養的寶寶,還要注意牛奶的溫度,不要讓寶寶吃完奶后,吸吮空的奶瓶。不要在喂奶后頻繁地翻動寶寶,應將他豎立抱起后輕拍背部,促其打嗝。
(2)胃黏膜受到刺激。胃黏膜受到刺激的原因很多,分娩時吸入羊水、胎糞及母血,服用紅霉素、黃連素、磺胺類藥物,胃部出血等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案,如藥物引起的胃黏膜刺激,只要暫停藥物,吐奶現象便會自然消失。
(3)感染。如果寶寶感染這些疾病,如鵝口瘡、腸炎、肺炎、敗血癥、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炎、顱內出血等,也會引起吐奶,嚴重者甚至會表現出噴射性嘔吐。
(4)外科疾病。常見的先天性食管閉鎖、腸閉鎖、先天性巨腸癥等疾病都會引起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