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顯示屏上,一個小點在有節律地搏動。這是一個3個多月的胎兒,在顯示著生命的力量。36歲的小孫喜滋滋的。這不僅僅因為她高齡有喜,更在于她曾經是一位宮頸癌患者。
昨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宣布,小孫兩年前在醫院進行了宮頸癌手術,成功地保留了生育功能,現在已經順利懷孕3個多月了。
經過檢查,孕婦各項指標基本正常,靜候寶寶降生——這是浙江省首例。
小孫是慈溪人。2005年3月,因為出現腰酸、不正常的接觸性陰道出血等癥狀,她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早期子宮頸癌,到浙大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住院手術。
考慮到自己年紀尚輕,而且丈夫也非常渴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小孫非常希望保留生育功能。醫院為她制訂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并派出了強大的專家陣容。2005年3月11日,著名婦科腫瘤專家謝幸、何洪成聯手,共同為她做了手術。術中,經冰凍快速切片確定無淋巴轉移后,醫生實施了廣泛宮頸切除、盆腔淋巴清掃術,成功地切除了小孫患病的宮頸,并進行了子宮體陰道吻合。
小孫是堅強的,她每3個月就會到杭州檢查,各項指標均保持在正常水平。
今年1月31日,小孫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和丈夫欣喜若狂。浙大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著名婦科腫瘤專家謝幸教授介紹,對于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按照傳統的手術式,必須切除子宮,這樣,盡管有極高的生存率,但對于年輕未生育的患者來說,就等于完全喪失了生育的機會。而對于未生育的患者,能否保留生育功能,是近十年來醫學界探索的方向。1994年國外首次出現了對年輕、渴望生育的早期宮頸癌患者實施宮頸根治術、盆腔淋巴清掃術,術后成功妊娠的報道,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余例,但中國還比較少見。浙大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從2003年開始嘗試以來,已經為近10例宮頸癌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但術后成功懷孕的,這還是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