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肺炎,占成人各類病原體肺炎的80%。進入抗生素時代以來,細菌性肺炎的預后一度顯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細菌性肺炎出現一些新特點,包括病原譜變遷,特別是醫院內肺炎g-桿菌比率顯著上升,肺炎鏈球菌雖然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中仍占主導地位,但臨床表現多趨于不典型。細菌耐藥率增高,所謂“難治性”肺炎屢見不鮮,尤其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極高。提高病原學診斷水平,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耐藥菌出現,以及改善支持治療是肺炎臨床處理方面迫切需要強調和解決的問題。
癥狀詳細描述
常有受寒、勞累等誘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礎疾病,三分之一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數起病較急。部分革蘭陰性桿菌肺炎、老年人肺炎、醫院內肺炎起病隱匿。發熱常見,多為持續高熱,抗生素治療后熱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為干咳,漸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痰液多呈膿性,金葡菌肺炎較典型的痰為黃色膿性;肺炎鏈球菌肺炎為鐵銹色痰;肺炎桿菌肺炎為磚紅色粘凍樣;綠膿桿菌肺炎呈淡綠色;厭氧菌感染常伴臭味。抗菌治療后發展至上述典型的痰液表現已不多見。咯血少見。部分有胸痛,累及胸膜時則呈針刺樣痛。下葉肺炎刺激膈胸膜,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后者易誤診為急腹癥。全身癥狀有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少數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癥狀。重癥患者可有嗜睡、意識障礙、驚厥等神經系統癥狀。
體檢病人呈急性病容,呼吸淺速,部分有鼻翼??動。常有不同程度的紫紺和心動過速。少數可出現休克(在24小時內血壓驟降至10.6/6.7kpa以下甚至測不出,伴煩躁、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少尿、心動過速和心音減弱等),多見于老年。肺炎鏈球菌肺炎常伴口唇單純皰疹。早期胸部體征可無異常發現或僅有少量濕羅音。隨疾病發展,漸出現典型體征。單側肺炎可有患側呼吸運動減弱、叩診音濁、呼吸音降低和濕性羅音。實變體征常提示為細菌性感染。老年人肺炎、革蘭陰性桿菌肺炎和慢性支氣管炎繼發肺炎,多同時累及雙側,查體有背部兩個肺濕性羅音。
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多有升高。老年體弱者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但中性粒百分比仍高。肺部炎癥顯著但白細胞計數不增高常提示病情嚴重。動脈血氧分壓常顯示下降。
病因及發病機制
按解剖學分類,肺炎可分為大葉性、小葉性和間質性。為便于治療,現多按病因分類,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線、毒氣、藥物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肺炎等,臨床所見絕大多數為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細菌最為常見。
肺炎的病原體因宿主年齡、伴隨疾病與免疫功能狀態、獲得方式(社區獲得性肺炎或醫院內肺炎)而有較大差異。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軍團菌、厭氧菌以及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等,而醫院內肺炎中則以綠膿桿菌與其他假單胞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陰溝與產生腸桿菌、變形桿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真菌等常見。吸入性肺炎大多數為厭氧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