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小明在某中學讀初中二年級,幾天前突然出現發熱、頭痛,他硬挺著堅持上學。開始家人以為他患了感冒,吃了些感冒藥就行。但吃了兩天藥都不見效,發燒高達39°C以上。用了退熱藥,當時熱是退了點,但幾個小時后,又燒起來了。
經詳細地詢問了病史和檢查,我發現小明的咽喉充血水腫,左側耳垂周圍比較飽滿,輕觸時有痛感,左右兩側頜下有輕壓痛……據病史和臨床表現,我診斷小明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即廣州人所說的“生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傳染流行,男女老少都有可能被感染發病,但通常較多侵襲兒童和青少年。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由于地理位置處于亞熱帶地區,流行性腮腺炎較多在冬、春季流行。
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腮腺,亦會侵犯各種腺組織或者神經系統,還可能感染心、肝、腎,直至所有器官。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見的是引起腮腺腫痛和發熱、頭痛等癥狀。病人的唾液、血液或其他腺液中可以找到腮腺炎病毒。傳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病毒經過飛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
腮腺炎病毒最先入侵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在上皮組織中大量繁殖后進入血液循環,經血液侵犯腮腺或其他組織,在上述組織中再繁殖而進一步經血液擴散到體內各處。
腮腺炎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8-30天的潛伏期,便可能發病,病人有畏寒、發熱、頭痛或惡心、嘔吐甚至會全身關節疼痛等表現,發熱在38°C-40°C或更高熱,常被誤以為患了感冒。
腮腺腫脹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腮腺腫脹多與發熱、頭痛同時出現,有些腮腺腫脹在發熱的1-2天后才逐漸增大,所以腮腺炎早期未出現腮腺腫大前,會給診斷帶來一些困難。腮腺腫大可能是一側先腫脹,稍后另一側也腫脹,也有兩側同時腫脹,腫脹的腮腺有觸痛感?;颊呔捉朗澄飼r覺腮部和咽喉有脹痛感覺。腮腺腫脹由開始至第3天達到高峰,持續4-5天逐漸消退,病程通常有10-14天。一次患病后會產生持久的免疫能力,再次發生腮腺炎者極為少見。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如果采用抗菌素治療會無效。流行性腮腺炎是因寒溫失常,機體抵抗力減弱,風溫之邪由口鼻侵入而發病。中藥的金銀花、板藍根、青黛等配方對腮腺炎有療效。青黛粉加白醋調成糊狀涂于腫脹的腮腺亦可收到緩解腫痛的療效。
在幼兒園、學校等集體單位,一旦發現腮腺炎患者,應及時隔離治療,以防傳染蔓延。對確診的腮腺炎患者,則要認真治療,以防發生并發癥。
貼心提示:小心腮腺炎并發癥
大部分的腮腺炎患兒愈后良好,但家長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個別患兒可能發生腦膜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并發癥。而少數女性患者可能引發卵巢炎,引起月經失調。個別男性患兒可能引發睪丸炎。病毒多數侵犯一側睪丸,也會雙側睪丸同時受侵犯,睪丸腫脹、疼痛、陰囊紅腫,或出現鞘膜積液,此時全身可出現寒顫、高熱、惡心嘔吐或者腹痛等癥狀。病程持續1-2周,癥狀才漸漸消退。腮腺炎病毒會破壞睪丸組織,引起炎癥反應甚至萎縮。如果兩側睪丸組織均受嚴重破壞,則可能導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不育等嚴重后果。臨床中不時可以見到這樣的病例,有些男性不育者檢查精液常規時,精液中精子弱少甚至找不到精子,經追問病史,才知道孩童時代曾患腮腺炎合并睪丸炎。因此,對腮腺炎不可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