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兒科>> 小兒消化科 > 正文內容

小兒病毒性腸炎的治療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每年的秋季冬季,嬰幼兒極易發生一種以腹瀉、嘔吐、發熱與腹痛為特征的急性胃腸道疾病。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病毒形狀呈車輪狀,故又稱為輪狀病毒性腸炎。

  此類病毒的抵抗力較強,主要通過糞便、經口的途徑傳播,病毒可在人體的小腸絨毛細胞內繁殖,造成腸粘膜損害,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嬰幼兒胃腸功能薄弱,特別是6個月至2歲的小孩,通過食物和食具等感染了輪狀病毒,1~2天即可發病。開始常伴有感冒癥狀,如發燒、咳嗽、咽紅、流鼻涕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接著便出現腹瀉,每日腹瀉5~6次,多則10~20次。大便呈蛋花湯樣或水樣,帶酸臭味,因含膽汁較少,大便顏色較淡,故又稱為“白色腹瀉”。患兒常伴嘔吐、腹痛等癥狀。由于腹瀉帶來水分和鹽分的大量丟失,而引起病兒脫水和酸中毒。

  此病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應補足液體和用中藥治療。可用黃根黃連湯或青蒿20克,每日一劑,分兩次煎服,并給患兒喂適量小蘇打、精鹽葡萄糖水。還應控制飲食,重者禁食6~12小時,以后逐漸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預防秋冬季腹瀉,應注意嬰兒喂養衛生,用過的奶瓶奶頭用開水燙泡,大人喂小孩之前應洗手,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潔和變質食物。


編輯:王曉芳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