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您好:我是36周因胎膜早破剖腹產生下女兒,出生時體重4斤,身高40公分,出生一天就排胎便,黃疸也退的快,在醫院吸過5天氧,沒有上過呼吸機。拍過CT,醫生說有出血,輸過營養大腦的藥,有申捷,還有好像是叫腦蛋白水解物一類的藥。
一直是人工喂養,過百天的時候體重有9斤左右,現在出生有十個月,矯正月齡九個月,從七個多月的時候出現便秘(以前大便正常),后又出現腹瀉和發燒,體重就沒有長多少,現在還不到13斤,身高64.5公分,現在吃奶不怎么好,每天的奶量只有500--650ML左右,最近才開始吃輔食(以前也喂過但是寶寶不吃,老用舌頭頂出來)。
寶寶四個多月會翻身,現在會兩個手在一起玩,會主動拿玩具,會把玩具從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現在還坐的不太穩,不會爬,她不喜歡趴著,一趴著就自己變成仰臥,會逗笑,別人說話會注意看。現在覺得她的動作還是不很靈活。
請問專家:
1、如何能調節寶寶的脾胃,能多吃奶?如果吃調節脾胃的藥,有哪些藥可以選擇?
2、寶寶現在獨坐的時候,一只手能手心向下撐,一只手是手心向上,不知是什么原因。
3、寶寶會吃手,但是到現在也不把玩具喂到嘴里,好像沒有這個意識。這是什么原因,要緊嗎?
鄭東旖:孩子出生的時候是個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這樣的孩子總體的生長缺陷比別的孩子多一些,現在孩子只有13斤,身高只有64.5公分,身高和體重確實沒有達到同齡孩子的水平,但是相比他自己只要處在一個不停的生長合適就可以了。
每天能喝500—600毫升的奶,這個奶量夠了,最關鍵的是給孩子添加各種各樣的輔食。一般來說很多孩子在一歲的時候都能夠進食和成人差不多的飯了,孩子需要盡快加各種各樣的泥糊狀食物,鍛煉他的咀嚼能力,以便之后向成人食物過渡。
我們建議奶不用再增加量了,但是中午和晚上可以給孩子添加一些輔食,每頓輔食要有米粉類食物、谷類食物,可以用爛粥、爛面條替換。要有蛋白質的食物,對于十個月的孩子可以是各種各樣的魚泥、肝泥、肉泥、雞蛋,每頓飯最好給孩子加一些菜類,不知道孩子長幾顆牙,如果牙很少加泥糊狀的菜泥。做到均衡營養的飯菜,孩子對于新鮮食物也會有更多的興趣,能夠長得更好一些。
我們不建議老去給孩子吃一些調節脾胃的藥,如果想要調節的話因為脾怕寒怕濕,對于孩子出生的時候有一些問題,盡量少吃特別涼的東西,涼的水、特別涼的水果都要少吃。盡量吃一些能夠健脾開胃的食物,比如山腰泥、薏米粥、蓮子泥等等,還有一些紅棗泥,都有健脾合胃的作用。
寶寶十個月獨坐一只手能手心向下撐一只手手心向上,如果不是每次都這樣不用特別著急,關鍵看孩子兩只手會不會拿像花生米大的小東西,會不會撕紙,兩只手能不能靈活抱在一塊玩,如果拿一個玩具,十個月孩子的標準是會伸出十指撥弄這些。
孩子能做這些動作就不用特別擔心,因為孩子發育出生時有一些問題,現在不能把玩具放到嘴里,對于十個月的孩子來說確實發育晚了,需要加緊訓練。需要把一些玩具伸到孩子的手邊,當孩子能去拿的時候讓這個玩具離孩子有一段距離,根據孩子目前的發育狀態可能有一些落后,建議到當地給孩子做智能發育篩查的機關給孩子做一個全面系統的檢查,看看到底是哪個能區落后,根據醫生的指導相關干預,每隔一兩個月復查一下。越早干預孩子追上來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