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哮喘的治療目標是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通過治療和控制發作,使患兒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可正常生活和學習,對絕大多數兒童來說,經系統治療是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
小兒哮喘的發病率的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這與小兒在生長發育中其免疫功能逐漸完善有關。因此小兒哮喘到了一定年齡之后,哮喘發作頻率可以減少,或其發作程度可減輕,但并不等于都達到“痊愈”。因為哮喘患者氣道炎癥是慢性的炎癥,它不像一般傷風感冒,發作過后就痊愈,哮喘不管發作與否,氣道炎癥都持續存在,因此對各種刺激都非常敏感,這就叫做氣道高反應性。許多青春期前后“不發作”!的哮喘患者,其肺功能檢查常常發現有不同程度的氣道功能障礙,表明氣道仍然存在高反應性,提示今后仍有發作哮喘的可能。
實際上小兒哮喘發展成為成年哮喘的比率還是相當高的,最高可達60%-70%,最低也有5%-10%。據香港的統計資料顯示,有5%以上的兒童患有哮喘,而成年人只有0.5%,所以10個患兒有9個可以痊愈,這些兒童大部分是經過治療后獲痊愈的。因為兒童氣道病變在哮喘發病的早期是可逆的,它可以通過治療使哮喘癥狀緩解或自行緩解。所以預防兒童哮喘發展為成人慢性哮喘的關鍵在于早診斷,早治療。
如果未能及早治療,兒童哮喘的發作頻繁且頑固,則“痊愈”就一定。因此哮喘的治療應“早”,等待“自愈”是不對的,是消極的態度。尤其是10歲左右的兒童更需積極治療,“自行緩解和自愈”的現象只有一小部分。但如果在青春期前(女孩12歲,男孩14歲)經積極、系統的治療,控制哮喘2年或更長時間不發作,即可望在青春期終止其哮喘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