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健康教育協會的數字顯示:目前中國學齡兒童中有1500萬-3000萬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但只有不足1%ADHD兒童獲得了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上周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安定醫院、北大六院4家“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療中心”的專家,開辟首場關注兒童多動癥的現場咨詢“門診”。免費咨詢將擴大到廣州、重慶、武漢等10個城市。趁五一假期,帶孩子做個咨詢吧。
癥狀 說話過多屬于“多動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秦炯教授呼吁家長關注孩子細微的行為變化,他指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通常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愛捉弄人,做事冒險、沖動有頭無尾;作業難于完成邊做邊玩;常常干擾或打斷別人的說話和活動。如果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不及時治療,通常孩子還會表現出學習障礙、焦慮、抑郁、對立違抗等,影響到正常的學業和生活。
而世界衛生組織將ADHD表現為以下三個核心癥狀:注意缺陷、多動、沖動。注意缺陷包括無法集中精力、很難聆聽和完成委派的任務、容易分神。多動常常表現出焦躁、說話過多、在不恰當的時候跑來跑去或者打斷別人。沖動的特征是在社會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多種場合行為魯莽、強行加入或者打斷別人活動、行為不顧及后果,容易闖禍。
原因 “多動癥”的遺傳性很強
據了解,研究尚未確定ADHD的確切病因,但有證據顯示,生物學因素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即腦內兩種神經遞質缺陷: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缺乏被認為是ADHD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熏 秦炯教授認為,家庭的環境,環境的緊張,父母親工作節奏緊張,壓力大。包括像一些學校會對孩子提出一些的不恰當的要求等也是導致多動癥的原因。
有證據顯示ADHD具有很強的遺傳基礎,盡管基因次序影響的驗證工作的早期階段正在進行。ADHD兒童常常有一個或多個近親也患有ADHD。
ADHD跟兒童發育緊密相關。隨著兒童成長逐漸地減輕,其中70%會完全好,但是有30%會儲蓄到成年。其實美國的DSM-IV也是一個公認的標準。“一般在6歲—7歲之前我們不主張用藥,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有可能病程較短,表現不是很突出。待成熟一兩年以后,注意是否有明顯減輕的狀況。”很多的調查報告顯示6歲—10歲左右的孩子發病率大約在5%左右,更多的還是在小學時期。
治療
不要服用“多動靈”
秦炯教授提醒家長,有一些非正規的藥,應該加以注意,比方說小廣告上有好多藥,什么多動靈、靜靈等等,專門針對多動癥的。“這些藥目前沒有經過驗證,所以沒辦法進行一個比較。”“我們主流的觀點還是主張到正規醫院咨詢就診。”
另外,他認為如果家長做到早期注意,不一定非得用藥。對于家長來說,首先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應該到正規醫院里面去尋找解決辦法。而醫生則會根據家長的描述,做一些心理評估,及一些輔助性判斷孩子注意力軟件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