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兒科>> 心臟 > 正文內容

寶寶發熱慎防心臟病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發熱是兒科常見癥狀之一,也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臨床表現。嬰幼兒發熱時,人們大多會想到一般感染性疾病,而多用抗生素治療,或者有些父母會在家自購藥物進行降溫治療,這樣做有可能延誤病情,因為發熱還可能是一些其他疾病如心臟病的表現。

  川崎病就是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癥狀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臨床首要就診癥狀就是發熱。川崎病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病因尚未明確,但呈一定的流行性及地方性。發病年齡85%在4歲以內,好發于6—18個月嬰幼兒,男性較多,男女比例為1.3—1.5:1。臨床有6個主要表現:發熱、皮疹、口唇發紅,手掌紅腫、眼結膜充血和淋巴結腫大,都類似感染性疾病,極易被誤診為各類心肌炎、猩紅熱、麻疹和感冒,因此,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早診治。由于本病可發生嚴重心血管病變,逐漸引起人們重視。川崎病主要病理變化發生于心血管系統,引起彌漫性心肌炎、冠狀動脈及其微血管炎,最嚴重的并發癥是形成冠狀動脈瘤,發生率為10—40%,目前已取代風濕熱成為我國小兒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現在就診時大多原因不明的發熱均會做心臟彩超檢查,川崎病在發病第三天超聲心動圖即可發現心臟損害,第2—3周檢出率最高,4周后很少出現新病變。部分患者可因冠狀動脈狹窄、血栓或突然破裂而發生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或猝死,死亡率為1%—2%。

  本病病變還可累及多種臟器,尤以間質性心肌炎、心包炎及內膜炎最為顯著,超聲對檢測心肌運動、心功能、觀察冠狀動脈病變范圍特別是判斷冠狀動脈瘤有重要價值,是最安全和準確的方法,并可作為該病遠期追蹤手段。

  川崎病只要盡快作出正確診斷,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潑尼松等藥物治療是很快可以控制病情的。

  因此,小兒發熱時,各位年輕的父母,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要多觀察是否有其他方面的毛病,特別是心臟方面的毛病。


編輯:王曉芳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