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前溫補需慎重
??? 前人有“產前一團火”之說,意即婦女懷孕了,就懷有一顆生命的火種,這火種是需要一定溫度的。這火不旺,生機乏力,就需要溫,就需要補,讓其燃起生命的活力。同時,懷孕之后,體內血液既要供應自己的活動所需,又要供養胎兒,故血液和營養物質需要量多,也需要補。
??? 但從另一方面講,這火不能太旺盛,太旺盛并不是好事,過猶不及?,F在還有許多人認為,婦女一旦懷孕,非大補特補不可!以為這是中醫的觀點。其實中醫治病是講究辨證論治,不虛不補,主要是調整體內陰陽平衡。體虛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補藥有補氣、養血、滋陰、助陽之別。孕婦有病要得到正確的治療,離不開辨證論治——
??? ◇ 如果有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等表現,則為氣虛體質,宜選用黃芪、黨參、茯苓、白術、山藥等補氣類中藥。
??? ◇ 如果表現為面色蒼白無華、口唇淡白、頭暈眼花等,則為血虛體質,宜選用當歸、何首烏、白芍、熟地黃等補血類中藥。
??? ◇ 如果有形體消瘦、面紅潮熱、口干咽燥、心煩眠少等,則為陰虛體質,宜選用麥冬、天冬、石斛、沙參、生地、黃精、女貞子、旱蓮草等滋陰類中藥。
??? ◇ 如果平素怕冷喜暖、手足不溫、口淡不渴、腰膝冷痛、小便頻數,大便不成形等,則為陽虛體質,宜選用肉蓯蓉、補骨脂、杜仲、菟絲子、沙苑子、仙茅等溫陽類中藥。
??? 需要強調的是,孕婦應在中醫指導下,根據其體質和病情,辨明氣、血、陰、陽或臟腑之虛,辨證進補。如不加選擇盲目進補,就會反受其害。
??? 孕婦應慎用的其它藥物
??? 瓜蒂、膽礬、赤芍、朱砂、全蝎、枳實、五靈脂、雪上一枝蒿、川芎、血竭、澤蘭、毛冬草、吳茱萸、砂仁、豆蔻、厚樸、金鈴子、黃連、梔子、龍膽草、山豆根、苦參、槐花、延胡索、洋金花、王不留行、硫磺、樟腦、玄明粉、蟾酥、紅娘云、阿魏、豬牙皂、路路通、八月木、天仙子、馬鞭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