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wǎng)站地圖
常常看到有些寶寶總是向父母要這要那,一旦不能滿足要求,他們就大哭大鬧,父母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就是:正確對待寶寶的“貪心”。
楚楚的媽媽:楚楚最喜歡吃巧克力了,每次都要吃上兩三塊才肯罷休。可是,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卻讓我很惱火:楚楚已經(jīng)一口氣吃掉三塊巧克力了,我把巧克力的盒蓋蓋上,對他說:“楚楚,巧克力吃多了對你的牙齒不好。”“不行,我還要再吃一塊!”楚楚帶著哭腔說。“好吧,就再給你一塊。”為了避免出現(xiàn)僵局,我一邊把巧克力遞給楚楚,一邊把巧克力盒子藏了起來。本以為這下可以萬事大吉了,沒想到楚楚又一次向我伸出手來:“媽媽,我還要再吃一塊。”“巧克力沒有了。”“巧克力還有,我還要吃!”楚楚大哭起來。面對寶寶的“貪心”,我既感到惱火,又感到為難。答應(yīng)他的要求吧,就等于是縱容他這種無節(jié)制的行為;要是堅持說“不行”吧,他就又哭又鬧,我左右為難,束手無策。
問題分析:寶寶的這種“貪心”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種特點。隨著對“客體永久性”的認(rèn)識日趨成熟,寶寶不僅知道物體可以從一處移到另一處,它是不會消失的,而且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找到大人藏起來的東西的,因此,他的注意力更具有持久性和目的性。盡管楚楚想吃的巧克力讓媽媽拿走了,藏起來了,看不見了,但是,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一直都存在,所以,他堅持還要再吃一塊巧克力。由此看來,父母使用轉(zhuǎn)移注意力、打馬虎眼等方法,對寶寶不是一定可行的。
由于年齡的特點,寶寶的自我延遲滿足能力比較差,所以,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他的占有欲表現(xiàn)得較為強(qiáng)烈,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他喜歡憑一時的沖動和欲望去做事情。當(dāng)寶寶強(qiáng)烈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會通過鬧情緒來宣泄自己內(nèi)心的郁悶,并會繼續(xù)爭取“最后的勝利”——我要再吃一塊。得不到滿足的后果往往就會變成楚楚那樣的哭鬧、耍賴和說話不算數(shù)兒等行為。
另外,學(xué)齡前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時間概念等均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如果父母喜歡用“最后一塊”“最后一次”“最后一個”等詞語來與寶寶進(jìn)行某種約定,而寶寶并不清楚“最后……”的真正含意,他只是領(lǐng)會到,只要自己答應(yīng)了父母的條件,就可以立即得到想要的東西,所以,寶寶會很爽快地點頭答應(yīng)。事實上,寶寶的這種承諾只是讓自己即時滿足的手段。
建議你不妨在事情開始的時候,如在寶寶吃第一塊巧克力前,就認(rèn)真地與他商定事情發(fā)展的底線,并在事情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醒他,已和大人之間存在著約定。當(dāng)寶寶能夠遵守約定時,你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并認(rèn)可他遵守承諾的行為。這樣,久而久之,寶寶不但能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且能夠形成“一諾千金”的良好習(xí)慣。
米米的媽媽:米米喜歡在睡覺前聽我講故事。有一天晚上,我給米米講了三個故事后,對他說:“我們睡覺吧!”米米不答應(yīng),還是纏著我要聽故事。我無可奈何地與他約定,再講一個故事就要睡覺,米米滿口答應(yīng)。誰知故事剛講完,他馬上就反悔了,非要我再給他講一個故事,否則,他就不睡覺。我很生氣,扭過頭去再也不理他了。米米傷心地問:“媽媽,為什么不可以再給我講一個故事呢?我還想聽……”米米的要求是“貪心”的表現(xiàn)嗎?應(yīng)該如何面對他的這種要求呢?
客服熱線:0519-86816198 客服信箱:service@yuyingchina.com
育嬰中國 常州易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蘇ICP備07017948號 友情鏈接QQ:48142512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_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