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
被熱液燙傷的寶寶在急診中非常常見,一般受傷害的寶寶在4歲以下,其中剛學會走路的年齡是高危受害年齡,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對一切都很好奇,對危險也沒有概念。熱水、熱飲料這些生活中離不開的熱源都是燙傷寶寶的源頭。
案例
19個月的小麗被抱到兒童醫院時,已經進入休克狀態。醫生檢查后,發現小麗身上30%的部位都被熱水燙傷,燙傷程度達到Ⅱ度。看到女兒的傷勢這么重,小麗媽媽后悔不迭。原來,媽媽剛燒好的熱水,準備洗衣服用,怕被小麗打翻,就將熱水放在桌子上,沒想到在媽媽出門取衣服的時候,小麗踮著腳,用手去夠冒著熱氣的熱水盆,慌張中將熱水盆掀翻,滾燙的水全部澆在身上。
專家分析
一旦發現寶寶被燙傷,要立即脫離熱源,馬上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部位,使傷處溫度降低,因為快速降溫能減輕燙傷深度,還有止疼的作用。用冷水沖洗的同時要盡快將被熱液打濕的衣物脫下,必要的時候可以將衣服剪開。受傷嚴重的要馬上送醫院治療。
依燒燙傷的深度、面積癥狀有所不同:
Ⅰ度燙傷 僅表皮受傷,未傷及真皮層,造成紅腫及劇烈疼痛。
Ⅱ度燙傷 表皮及部分真皮層受損,傷處出現水泡及更嚴重的腫脹、疼痛。
Ⅲ度燙傷 傷及皮下組織,皮膚表面呈白色或焦黑,因神經末梢受損,疼痛反倒不劇烈。
小叮嚀
1 勿將醬油、牙膏、藥油涂抹于患處,引發其他感染問題。
2 勿刺破水泡及冰敷傷口。
3 衣服若已跟傷口黏在一起,不要自行撕除。
Tips:緊急就醫指南
1 Ⅲ度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
2 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
3 Ⅱ度燙傷面積大于手掌。
氣管異物
氣管異物是嬰幼兒時期較常見的危急重癥。椐調查,氣管異物發生在5歲以下的寶寶占83.6%,而3歲以下的寶寶占到了65.3%。氣管異物如果來不及清除,就會危及生命。
案例
11個月的芊芊被抱到醫院急診室時,面色蒼白,呼吸非常困難,喉嚨里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除此之外,芊芊毫無知覺,甚至連斷斷續續的哭聲也沒有了。看到這種情況,急診醫生迅速為芊芊做了相應檢查,得出了氣管異物的結論。經過緊張的搶救,醫生從芊芊氣管取出了一粒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