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準媽媽在懷孕時總是特別小心翼翼,可是,懷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讓準媽媽們慌了手腳。其實只要懷孕過程中有異狀,盡快就醫沒錯,但準媽媽們自己也要對這些異常情形有初步的概念,才能在緊急時知道如何應變!本篇將為你深入剖析妊娠過程中常出現的13大異狀,讓你隨時做好準備,迎接可能出現的挑戰。
子宮外孕好發時期
常發生于月經過期2~4周,很多人不會察覺,大多是肚子疼痛就醫后才知道子宮外孕了。因此,如果下一次月經過期,應盡早就醫。
成因
子宮外孕,概括來說與輸卵管發炎有關,主要是因為輸卵管受阻,導致胚胎著床發育的地方不是在正常的子宮內,而是在子宮以外的地方,例如輸卵管、卵巢、腹腔等等。這種胚胎除了因為發育的位置不對,無法健康成長外,還會引起母體的病變及傷害,需要當作疾病積極加以處理。
子宮外孕的高危險群如下:
1、 過去有骨盆腔發炎情形者;
2 、以前曾發生子宮外孕的情形;
3 、子宮內有裝設避孕器者;
4 、過去接受過人工生殖技術者,或做過輸卵管手術者。
癥狀
1、陰道不正常出血
約有1/4的子宮外孕病人有少量出血現象,準媽媽可能會以為是月經來而耽誤了診斷的時機。但是來的情形不像以往,所以若是經量不大或者月經的狀況與以前不同,如血色呈深褐色、不像以往月經來時的出血情形等。一般早期的出血量不多,但后期會逐漸增加。
2、 肚子疼痛
突發單側性腹部劇痛,接著感到虛弱昏暈,甚至臉色蒼白、心悸。這是因為受精卵在單側輸卵管著床時破裂出血所導致。
3 、子宮變化
由于子宮外孕仍會分泌激素,所以有可能使得子宮會有早期像正常懷孕一樣的輕微膨大的情形。
4 、血壓降低及心跳變快
這種狀況一般是到了有子宮外孕破裂內出血及休克現象產生才有可能出現。
5 、體溫
內出血可能造成體溫正常或偏低,這點可與會造成高燒的輸卵管發炎做鑒別診斷。
6 、骨盆腔腫塊
可以內診或超聲波檢查出子宮外有不正常的膨大或腫塊。
準媽媽的應變方式
及早就醫,有任何疼痛或不舒服情形就要看醫生。
就醫時的處理方式
有上述癥狀者需接受以下檢查:
1 、驗孕、超聲波檢查
驗孕后確定懷孕時,經超聲波檢查若子宮內沒看到受精卵著床或腹部有血水,以及單邊卵巢有腫塊,即會診斷為子宮外孕。
2 、抽血測懷孕指數
如果超過1500mIU/ml以上,在子宮內應可看到受精卵,如果看不到,即有可能為子宮外孕。
確認為子宮外孕的,需施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此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準媽媽們可不用過度擔心,但需注意,術后要定期回醫院復診以留意傷口復原情形。
診療室
如何預防子宮外孕?
1 、注意性行為,有固定性伴侶,以預防骨盆腔發炎,一旦發現有炎癥后需積極治療。
2、 懷疑有子宮外孕或無法確診者都要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