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腎結石寶寶”風波已過,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卻遺留了諸多嬰幼兒不當喂養方法。在昨天由中華預防醫學會舉行的2009嬰幼兒科學喂養與腎結石防治專家研討會上,專家透露,因為家長擔心奶類質量安全而拒絕給孩子喝奶、過早給嬰兒添加輔食,以及用菜湯或米湯沖奶、過量補鈣等,這些不當喂養方式給寶寶健康帶來隱患。
拒絕喝配方奶過早添加輔食
因為盲目擔心奶制品的質量安全,不少媽媽至今未給孩子斷奶。在兒科醫院兒保門診,前來咨詢的媽媽說:“孩子2歲了,索性就斷奶吧!喝點豆漿或其他飲品,效果應該也差不多,就不必再擔心食品安全問題了!”持有類似觀點的父母并不少。一些媽媽在給寶寶選擇奶粉品牌時,手足無措,甚至避而選擇豆漿、米糊等替代品。
對于2歲以下的小嬰兒,為了避免寶寶可能受到質量不安全奶粉的威脅,不少媽媽甚至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希望以此早點告別食用奶制品。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41.7%嬰兒早于4月齡就添加輔食。
沖奶粉過濃、過稀都不對
擔心奶粉火氣太大,就用菜水或米湯沖調;擔心寶寶吃不飽,就將奶粉沖調非常濃……這些過濃、過稀的奶粉不當沖調方式,都可能導致寶寶營養過剩、出現肥胖,或者營養不良等。記者從兒科醫院兒保門診了解到,目前每月大約總有1500位家長前來咨詢,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圍繞寶寶的不當喂養問題。
“城市女性過早斷奶,導致母乳分泌量下降,再加上對配方奶粉的不信任,不少媽媽往往4個月不到,就給寶寶添加米粉等輔食了!”兒科醫院兒童保健康復科主任徐秀副教授說,過早添加輔食,不僅可能影響母乳喂養,還可能引起因輔食不如母乳清潔或難以消化等,增加腹瀉等危險。針對目前70%的家長傾向在寶寶輔食中根據自己的口味擅自添加調味品,對此,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專家、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任委員蘇宜香教授提醒,其實,寶寶輔食中不得添加任何鹽類等調味品。
全母乳喂養無需補鈣
媽媽對母乳喂養信心不足,導致目前4月齡寶寶的純母乳喂養率低。此外,家長盲目給寶寶補充過多鈣劑,可能造成寶寶胃腸道、腎臟等負擔過重。
“雖然不當補充鈣劑,對寶寶產生結石并沒有實驗室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過量補充鈣劑,對寶寶產生結石存在威脅! ”蘇宜香教授認為,在完全母乳喂養、完全配方奶粉喂養或添加足夠配方奶粉的混合喂養中,不宜再補充鈣劑。
中國兒童保健疾病防治指導中心主任、中華預防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戴耀華教授提醒,作為全球公共衛生推薦,純母乳喂養至少4個月,最好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