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到好友的電話,說她媳婦生了個4公斤重的小孫子,還非常興奮地邀我去她家瞧瞧。不料才過了幾天,好友又打電話來,在電話那一端,她用焦急、憂慮的口吻對我說,她的小孫于經常吐奶,她擔心會不會是得了“胃病”。轉念想想,這么小的嬰兒,怎么會有胃病呢?難道是先天性的?可前幾天還是好好的。嘔吐不是每次喂奶后都出現,而是有時吐有時不吐。
我安慰好友先別急,我馬上去她家看看再說。
到了友人家,小寶寶正安詳地睡覺。我向新媽媽詳細問了一下病史以及發生吐奶時的情況。,這時,寶寶醒了,大哭起來,友人說到了該喂奶的時候了,于是母親將寶寶抱起,將乳頭塞入寶寶的口中。在吃奶過程中,發現尿布濕了,喂完奶后,便立即替其換尿布,在換尿布時,寶寶又吐奶了??纯葱聥寢屛沽艘淮文?,我找列寶寶吐奶的癥結所在:原來是新媽媽的哺乳方法不當。
我向友人的媳婦指出,她這一次喂奶的整個過程中,至少有三處不符合要求:第一,應該是先換尿布后喂奶。媽媽一見寶寶哭了,知其肚子蛾了,于是迫不及待抱起寶寶就喂奶。喂完了再給吃飽了奶的寶寶換尿布,寶寶在床上被左翻右翻,塞入尿布時雙腿、臀部又被提起,新生兒的胃處于水平位置,胃的容量小,賁門括約肌松弛,再加上換尿布時的折騰,寶寶不吐奶才怪呢!正確的喂奶方法應該是先換尿布,然后,乳母洗凈雙手再喂奶。第二,喂奶時,應將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塞入嬰兒的口中,而不是僅僅將乳頭塞入。如果是用奶瓶喂奶,則橡膠奶嘴內應充滿奶液,不應有空氣。若只塞入乳頭而不同時塞入乳暈,或橡肢奶嘴內一半奶液一半空氣,寶寶吃奶時容易同時吸入空氣??諝馕脒^多,在胃內與奶液混合,氣體上排(噯氣)時會將奶一齊帶出,于是發生吐奶。第三,吃奶完半,不能馬上讓寶寶睡到床上,而是應將寶寶豎抱起,讓其頭伏在母親肩上,同時用手輕拍其背,讓胃內氣體排出。當寶寶打出幾個唆氣后再讓其右側臥,不宜平臥、因為平臥后如果發生吐奶,吐出來的奶液易反吸入奔腔甚至氣管,輕者會引起肺炎,重者可出現呼吸道窒息而死亡。
友人及其媳婦聽得目瞪口來,直說沒想到喂奶的學問還不小、同時也慶幸寶寶吐奶之后沒有發生意外。
其實,嬰兒吐奶不都是喂養方法不對引起的。某些病理性因素也會引起吐奶,常見的有胃食管返流、幽門痙攣件責門松弛、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消化道梗阻、感染性疾病和顱內出血等。因此,嬰兒吐奶,如果不是由喂奶不當引起的,就應及時去醫院找原因,以便盡早得到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