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兒科>> 小兒感染科 > 正文內容

小兒麻疹病因及表現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麻疹具有強烈傳染性,由副粘液屬的麻疹病毒引起,麻疹前驅癥狀為發熱,鼻炎,犬吠樣咳嗽和結膜。在麻疹的極期,有眶周水腫,結膜炎,畏光,犬吠樣咳嗽,廣泛皮疹,輕度瘙癢。

  麻疹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急性病毒傳染病,臨床特征為發熱,咳嗽,鼻炎,結膜炎,頰或唇粘膜出現粘膜疹(Koplik斑)和皮膚散在的斑丘疹。

  病因學和發病機制

  麻疹由副粘液屬的麻疹病毒引起,麻疹(與水痘相仿)是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主要通過前驅期和出疹早期病人鼻,咽,口的飛沫傳染,也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核傳播。通過未感染的人或物品間接傳染少見。傳染期從出疹前2~4日持續到出疹后2~5日。皮疹消退時病毒已從鼻咽部分泌物中消失。在疹后出現輕度脫屑時,已不再具有傳染性。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通常與以前曾接受過麻疹滅活疫苗(現已不再使用)免疫有關。據推測,滅活的麻疹病毒疫苗不能阻止野毒株病毒感染并能使病人致敏,以致臨床表現明顯改變。不過已經知道,使用麻疹減毒活疫苗也會發生非典型麻疹綜合征,這很可能是由于貯藏不當致使滅活不全的結果。

  流行病學

  在廣泛進行計劃免疫接種之前,麻疹每2~3年流行一次,其間伴有地區性小流行。近年來在美國發病的流行病特點變化很大:現在,暴發常見于以前接受過疫苗的十幾歲的少年和青年及未接受過疫苗的學齡前兒童。母親患過麻疹的嬰兒,從母體獲得的被動免疫差不多能維持一年,一年后易感性增高?;家淮温檎詈竽墚a生終生免疫。

  癥狀和體征

  典型麻疹在7~14日的潛伏期之后,開始有典型的麻疹前驅癥狀,發熱,鼻炎,犬吠樣咳嗽和結膜炎。2~4日后出現具有診斷意義的Koplik斑,一般位于對著第一和第二磨牙部位的頰粘膜。Koplik斑呈白沙子樣,周圍繞以紅暈。如果密集,整個頰粘膜成為有白色小點的紅斑。常發生咽炎,喉和氣管支氣管粘膜炎。鼻腔分泌物,咽和頰粘膜以及尿沉渣中可見典型的多核巨細胞。

  在癥狀發作后3~5日(通常Konlik斑出現之后1~2日)出現特征性皮疹,先出現于耳前,耳下和頸兩側,呈不規則的斑點狀,不久即轉變成斑丘疹,并且很快(24~48小時內)遍及軀干和四肢,此時面部皮疹開始消退。特別嚴重的皮疹可以是瘀點或瘀斑。

  在麻疹的極期,體溫可超過40℃,并有眶周水腫,結膜炎,畏光,犬吠樣咳嗽,廣泛皮疹,輕度瘙癢。一般病人呈現極度病容。常見白細胞減少伴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全身癥狀和體征與出疹的嚴重程度平行并依流行性而各異。發病后3~5日發熱漸退,病兒自覺好轉,皮疹開始迅速消退,留有銅棕色色素沉著,隨后脫屑。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可能突然發病,伴有高熱,中毒癥狀,頭痛,腹痛和咳嗽。1~2日后可能出現皮疹。皮疹常常開始于四肢并呈斑丘疹,水泡樣,蕁麻疹樣或紫癜樣??赡馨l生手,足水腫;常見肺炎和肺門淋巴結腫大,肺部小結狀密度增生變化可能持續12周或更長。肺部中度到嚴重的通氣/灌注比例異常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低氧血癥。

  并發癥

  細菌的雙重感染十分常見,除了麻疹所致的典型的呼吸道癥狀以外還會導致肺炎,中耳炎和其他化膿性感染。麻疹可使遲發型變態反應暫時抑制。導致結核菌素和莢膜組織胞漿菌素皮膚試驗反應由陽性暫時轉陰,有時導致活動性結核惡化或隱伏的結核桿菌感染復燃。發熱加重,白細胞計數由少變多,以及出現不適,疼痛或虛弱都表明并發細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發生嚴重的進行性巨細胞肺炎,而無皮疹。

  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偶爾伴有嚴重的出血性表現,可使麻疹的急性期病情加重。

  腦炎的發生率約為1/1000~1/2000,一般發生于出疹后2日~3周,表現為高熱,驚厥和昏迷。在大多數情況下,腦脊液淋巴細胞為50~500/μl和蛋白質濃度輕度升高,剛出現臨床癥狀時,腦脊液正常并不能除外腦炎,病程可能很短,在1周左右恢復,但也可能延長,最終造成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或死亡。

  麻疹病毒還可引起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編輯:黃群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