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兒科>> 小兒心理科 > 正文內容

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力量。目前在校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寵愛,生活的安逸,助長了學生奢侈浪費、盲目攀比、拈輕怕重等不良習氣,開展了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感激父母養育之恩的同時,學會了感激他人,奏響了和諧社會從小學生抓起的生動樂章。"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樣的詩詞俗語傳承著中華民族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

  然而,處在社會轉型期,一些人的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金錢和利益的權衡代替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相助和親情關愛。正處心智發育期的孩子面對網絡虛擬世界的誘惑,或生活在單親家庭、隔代家庭,甚至是長期與父母分居的留守兒童,如果從小很少受到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教導之恩、感謝自然恩賜之恩的教育,難免失去對感恩這一傳統美德的認同。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種花一樣,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課,也是社會和諧的前奏。地震天不塌,大災有大愛。當地震發生十余小時后,一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準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感恩,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卻很多。英雄袁崇煥去世后,佘家義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孫孫,生生死死,守墓遺訓,口口相傳,17代人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國家、民族的大義之上。

  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僅表現在對待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表現在其他方面。比如老師的教誨之恩,親朋好友、社會賢達的相助之恩等等。沈陽沈河區84歲的老人王儒臣捐資助學,遭到所助學子冷落的事情。13年來,老人先后資助了40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其中有10名是大學生。如今他雙目失明,臥病在床,卻從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學業的大學畢業生的來信,更別說來人探望了!還有前不久剛剛去世的"感動中國人物"――深圳歌手叢飛耗資300萬元,資助178個貧困學生,而當他重病住院時,受過資助的個別大學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沒去看他。

  學會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點。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還要幫助教育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別在樣學生,要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國之恩,要報效祖國;感念自然之恩,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和諧相處;感念社會之恩,要學會和不同性格、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這是一種更加豐滿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刻骨銘心"的。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因此,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性。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里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并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忍受,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并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出洗得干干凈凈,母母親欣慰地笑了。


編輯:黃群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