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悄悄地來了??粗巴馔高M的綠意,你是不是覺得自家的窗臺上少了些什么呢?“水養植物”簡便易行,準備些材料,讓孩子來學做小小花匠吧。辛勤的勞動會換來春意盎然的生活空間!
頑強的綠蘿
準備材料:
細長造型的玻璃瓶。一棵盆栽綠蘿。
小花匠的工作:
1、仔細觀察綠蘿,看看垂下的枝條里,有沒有哪根有長出須根的跡象。
2、小心地清理出即將長出根須的枝條,在氣根上端處剪下枝條。
3、在玻璃瓶里放上一點水,把綠蘿的枝條插在瓶里(氣根浸入水里)。
4、一周換一次水,偶爾讓它曬曬太陽,這樣的綠蘿甚至可以養上幾年。
TIPS:
1、氣根:懸掛在半空中,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料的根。多數植物的氣根會直達地面,扎入土中,起著吸收養分和支持樹枝的作用。
2、綠蘿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很適合作為孩子學習園藝的入門材料。孩子偶爾忘記換水、曬太陽,都不會造成很嚴重的狀況。即使因為疏于照看而奄奄一息,只要重新按時換水,大多能“搶救”回來。
3、綠蘿這種頑強不息的精神也可以用來鼓勵孩子哦。
可愛的大蒜
準備材料:
深5~7厘米的淺盤子,幾顆大蒜。
小花匠的工作:
1.把整顆沒有剝開過的大蒜,豎直向上放置在空盤子里。
2.在盤子里放入一些水,剛好沒過大蒜根部(水深約1.5~3厘米)。
3.經常把大蒜放在太陽下曬曬,兩三天換一次水。
TIPS:
1、天氣暖和的話,一周之內大蒜就會出芽了。若天氣寒冷,一般要兩周才能看到自己的種植“成就”。到時候大蒜上綠下白,非常有精神。
2、天氣太冷或疏于照顧,大蒜就容易長“僵”掉,不發芽。不妨一次多準備幾顆大蒜,以免“全軍覆沒”,令孩子傷心又灰心。
3、不妨讓孩子定期(一周一次)記錄大蒜的生長情況,培養耐性和責任心。
熱鬧的蘿卜
準備材料:
深10厘米以上、開口直徑小于10厘米的玻璃杯,幾棵小圓白蘿卜。
小花匠的工作:
1. 在玻璃杯里放滿水。
2. 把蘿卜“架”在玻璃杯上,只有根部沒入水中。
3. 兩三天換一次水。
TIPS:
1、兩三天后蘿卜就開始長出根須了。如果不加限制,蘿卜的根須可以長很長,但不會太茂盛。
2、家里如果還有多余的小圓白蘿卜,還能這么處理:把蘿卜下段的三分之二切去,留下上端帶葉子的三分之一。準備一個深5~7厘米的淺盤子,把蘿卜豎直放進去,注入水。水不要沒過葉子部分。
這么養的蘿卜需要經常曬曬太陽,一周以后就能看到小綠葉長出來了。
3、胡蘿卜、紅蘿卜也可以如此切去根,養在水里,過一陣也能長出漂亮的綠葉子來。如果和白蘿卜養在一起,色彩就更豐富了。
亭亭玉立的白菜心
準備材料:
深5~7厘米的淺盤子,白菜。
小花匠的工作:
1.剝去白菜外面的葉子,留下白菜心。
2.把白菜心的底部切平,看看底部是否有裂縫,以沒有裂縫的為佳。
3.在盤子里放入深1厘米的水,把白菜心豎直放置在盤子中。
4.常把白菜心放在太陽下曬曬,兩三天換一次水。
TIPS:
1、白菜需要時時見陽光,才容易抽芯開花。它會從菜心最中央的地方長出一條長長的莖,在莖頂端開花。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周半到兩周時間。
2、白菜心比較難養,因為它需要大量的陽光。事先把這一點告訴孩子,以免孩子“栽種”不成功后太失落。
有蓬蓬裙的洋蔥
準備材料:
大大的玻璃碗,幾顆沒有剝去外皮的洋蔥。
小花匠的工作:
1.把洋蔥豎直放在玻璃碗中。
2.在碗中倒入一些水,約到洋蔥底部的三分之一處。
3.過兩三天,換一次水。
TIPS:
1、洋蔥的根須長得很快,一般兩天后就能看到根須的明顯變化。
2、洋蔥的根須非常發達,一根根都是“白白胖胖”的。有條件的話,用盡可能大的碗,到時候就可以看到洋蔥似乎穿了“蓬蓬裙”:上半身是紫色的,下半身是白色的。
3、選一顆根須長得好的洋蔥,試試在上面刻上人臉圖案,像不像長滿白胡子的老爺爺
好吃的豆芽
準備材料:
牛奶盒,干凈的棉布,一把黃豆。
小花匠的工作:
1.把黃豆在水中浸泡兩天。
2.把牛奶盒沿豎直方向剪開,變成兩個沒蓋子的盒子。
3.把泡過的黃豆撈至牛奶盒中,平鋪在盒子底部。
4.用半濕半干的棉布平鋪在黃豆上,以保持黃豆濕潤。
5.每天往棉布上灑點水,保持盒內無水但濕潤的狀態。
6.盡可能保持盒內溫度恒定。
TIPS:
1、通常要過三四天,黃豆才會發芽,到一周左右時,棉布會被長高的豆芽頂起來,好像一頂帳篷。
2、也可以用綠豆、黑豆來發豆芽。
3、發好的豆芽在水中焯一下,和蛋皮絲放在一起,加入鹽、醋、麻油涼拌,很好吃哦。讓孩子請全家享用他的勞動成果吧。
這幾個活動不需要特別的花費,簡單易操作,更關鍵的是這里介紹的植物比較“好養”。孩子動手,成功率非常高,自然就能讓他們更親近綠色。
春天,親密接觸綠色,帶給孩子的不僅是快樂,更是蘊含其中的毅力、恒心、耐性和責任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