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寶跟大多數小朋友一樣對理發很抵觸,每次理發都讓桐媽很頭疼。為了防止桐寶哭鬧,桐媽與外婆反復磋商后決定,將理發改在他熟睡時進行。于是,第一天當桐寶酣然入夢后,桐媽和外婆就忙活兒開了,外婆主剪,桐媽幫忙,一切進展順利,可唯一失算之處就是由于桐寶小朋友的睡姿所限,只剪到了他右側的頭發。不過桐媽和外婆并未氣餒,第二天,桐媽哄桐寶入睡時特意選擇了右臥睡姿,這次終于剪到了左側的頭發,可由于計算失誤,左側的頭發剪得稍短于右側。第三天外婆又對桐寶的頭發進行了部分修改,右側的頭發終于改短了,但是比左側的還要短。接下來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經過一次次的修剪,“光頭”桐寶就這樣誕生了。
剪發秘笈
“怕理發”似乎真的是小寶寶們的“通病”,但隨著“剪發戰斗”次數的增加,桐媽還是總結出了一些經驗,統稱為“三大戰略”——
戰略一:榜樣的力量
桐寶的小表哥丁丁很勇敢,理發的時候從不哭鬧。桐媽經常帶著桐寶在旁觀摩丁丁理發,并適時地敲敲邊鼓:“寶寶你看,哥哥多棒啊!男子漢理發都是不哭的!”也許每個小男孩都有“男子漢情結”吧,再理發的時候,桐寶即使害怕,也會盡量忍住不哭。
戰略二:集體的力量
每次桐寶理發都是全家總動員,所有男士齊上陣,外公、爸爸、桐寶一起排隊理發,外公和爸爸理完后還一定要夸張地做出很舒服的表情,桐寶看到外公和爸爸都理了發,輪到他時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戰略三: 知識的力量
平日里,桐媽會旁敲側擊地為桐寶灌輸一些“理發并不可怕”的道理,以消除他對理發的恐懼。比如桐寶有一本圖畫書講的是一只小貓理發的故事,開始時小貓湯姆也怕理發,可后來通過自己的經歷,發現理發并不可怕。桐媽會經常給桐寶閱讀,讓他知道:其他小朋友最初和他一樣也害怕理發,但是只要戰勝自己恐懼的心理,理發也就變得不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