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中毒癥(vitamin D intoxication)是醫源性疾病之一。VitD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僂病時錯誤診斷和過時使用維生素D制劑,如魚肝油、維生素D2(骨化醇)、維生素D2(膽鈣化醇或膽維丁)和維丁膠性鈣等。
鑒別診斷
伴低熱時須除外感染。多尿易誤診為泌尿系感染,但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滿意。出現高鈣血癥時應與嬰兒特發性高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骨轉移、低堿性磷酸酶血癥鑒別。特發性高鈣血癥表現與VitD中毒相似,但無用VitD過量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癥狀也與VitD中毒相同,血鈣也升高,但X線表現為普遍性骨質稀疏,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無效。此外,單從X線骨片所見,尚需與佝僂病恢復期,鉛、氟中毒等鑒別,要結合病史、體征、鉍和血鈣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治療
①VitD中毒確診后立即停用D制劑及鈣劑,避免陽光照射,給低鈣飲食。②控制感染,糾正脫水酸中毒。一般病例經以上治療須較長時間方漸恢復,血鈣約經2~3月始降至正常,腎功能可延遲1.5年后才能恢復。③特效療法: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腸道對鈣的吸收,且與VitD有拮抗作用。口服強的松1~2mg/kg/d,1~2周后血鈣即降至正常,一般連用服2~3周停用,血鈣不再上升。嚴重病例可根據血鈣及X線照片適當延長用藥時間。口服硫酸可減少鈣的吸收,較大兒童可用1~2g。